父母,要有甘当背景的勇气
一日,微风和煦、阳光暖人。我们陪着3岁的女儿玩她最喜欢的项目“滑滑梯”。熟悉的公园、熟悉的娱乐设施,女儿又在视力所及范围之内。刚想着可以在手机上看个几分钟“横店抗日神剧”放松一下,却被女儿带着哭腔的呼唤声给拉回现实:“爸爸~~”
一眼望去,3男1女4个跟女儿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已经把我家宝贝围住。她一往外挣脱,他们就又重新把她圈住,推搡着,连带起哄:“你不是要跟我们一起玩吗,来呀!我们就跟你一起玩!”
我艹,当爹的天生就见不得自己的“小情人”受欺负。本能的反应就是要窜过去帮忙,把女儿解救出来。可屁股刚要离开凳子,就被旁边的太太一把拉住,冲我递了个眼神:“别急,再等等!”随即,我看太太带着鼓励的眼神冲女儿点点头,我也坐着应声:“放心,爸爸看到了!”
或许女儿只是本能直觉这群孩子的方式不太舒服,但是我们的反应让她安心了,把这个互动看做是种游戏。过了一会儿,见她在围成的圈子中间毫不示弱,既没有一点“怂劲儿”,也没有表现出攻击。几个小朋友逐渐收了阵仗,围攻变成了相互追逐打闹。看着女儿跟在他们队伍后面疯跑,算是接受考验,成功“入伙”了。
是啊,刚刚自己被雄性动物的保护欲给冲昏了头脑,现在仔细想想,确实有些太冲动了:
一来,我们父母都在不远处,几个小朋友也不敢太造次;
二来,小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游戏方式,方才不就是活脱脱的一副小孩子版的“投名状”吗?
还有,就这么近的距离,先让她自己应付一下试试呢,如果她不行,我这个当爸爸再出手也不迟啊!
刚刚上演的这一幕,不正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些困难和挫折吗?
适度的挫折,还是不要挡了
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的温尼科特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叫做“适度的挫折”:当父母给予孩子的创伤性刺激没有超出其所能承受的水平,这种挫折就是适度处的挫折。这些适度的挫折就像肥料之于植物一样,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是利于他们自我成长和人格发展的。
适度的挫折可以让孩子更真实的看清自己。小孩子成长早期都会有很多不切实际的理想和愿望,特别是在他们两三岁的时候,肌肉和骨骼飞速生长,他们自己可以跑、可以跳,这些变化会给孩子们营造出一种自己无所不能的幻想。
在这些时候,就需要经历些适当的挫折,才能分辨理想和现实,获得现实感和行动力: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通过自己的行动就会有结果;但有些事情就是他无能为力的,这是他必须要接受的。
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去经历这些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困难,他们就没办法对真实自我的能力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如果孩子没有在适度挫折的情况下长大,会处于一个无所不能的想象中。当他长大些,遇到些许的挫折时,他是无法接受挫折的。相反地,他会把自己贬低到“我什么都做不了”的极端状态中。所以,让他们有一些适度的挫折,从而肯定他们某方面的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回想自己当时的冲动,这不就是为人父母经常会感受的焦虑吗?在明显是安全范围内的乱干涉,不就是出于我们自己内心的焦虑不安吗?
从现实角度讲,让孩子自己来应付困难和挫折,确实是有风险的:
比如:如果我们不去帮忙,她刚刚被人欺负受伤了怎么办?或者是她失手把别人打伤了;又或者是冲突过程中衣服扯坏了。
这些不确定的风险都会让我们感到失控而焦虑不安。为了避免这种失控和焦虑感,我们会急于替孩子出手“摆平麻烦”。
而很多情况是,我们为了避免自己的焦虑去过早的干涉孩子的行为,父母替他们当了肉盾,孩子错过了本该体验的挫折经历,丧失了对挫折的耐受力和适应力;
甚至,当孩子的行为让我们感到焦虑却又无从应对时,很多父母就会由焦虑转为暴怒,把自己的不安全转移投射到孩子身上:
“刚刚不是说了让你小心点嘛,你就是不听,挨打了吧!”
“你怎么这么不省心啊!以后看到他们多远点!”
“你自己打不过人家,还有脸哭!给我滚回家去!别在这里丢人!”
所以,看起来是我们做父母的去给孩子遮风挡雨,扫除障碍,可背后究竟是为了孩子,还是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呢?
关于这个,温尼科特还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概念——“抱持性的环境”:在婴儿的自体满足中给予他认可和在婴儿经历挫折时给予他保护”的环境。
有个形象的例子可以解释:一个小孩在爸爸的肩膀上玩耍,这个爸爸就举着这个孩子的手说:你是世界的主人!然后这个孩子也说:我就是世界的主人。这像极了动画《狮子王》里面辛巴的爸爸举着它的前爪说:你是森林之王!
可紧接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这个小孩刚刚说完我就是世界的主人的时候,旁边的飞机场上飞机起飞,巨大的轰鸣声,把孩子吓得哇哇大哭。而此时,一个能够制造抱持性环境的爸爸会怎么做呢?他会把孩子抱在怀里,跟他说:不用怕,有爸爸在。
抱持性环境是一个让孩子能够很健康的成长的环境。营造保持性的成长环境,这就要求为人父母,要有甘做背景的勇气:
- 1.要认可、鼓励孩子去经受些挫折,应对些必要困难,不要老是过早的去干涉孩子的探索行为;
- 2.孩子一旦需要帮助时,要坚定的出现在孩子身边给与支持!
- 3.大部分时间,我们只需要要默默的陪伴在他们身边,做个背景,这就足够了。
那天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刚才爸爸妈妈没有去帮你,你害怕吗?”
她昂起头,自信满满的说:“不怕!”
我:“真不怕么?那你一开始怎么叫爸爸呢?”
女儿(有点小害羞):“恩,害怕~一点点!不过后来就不怕了~~”
我:“哈哈,那下次再碰到这种情况,你也自己先试试,看能行吗?”
女儿:“能行啊!”
犹豫了一下,又问:“不行我喊你,你来吗?”
我:“放心,我一定来!”
——
/ 本文作者 /
村长盛
心理培训师
精分取向Winnicott学派咨询师
——
(本文作者:村长盛,原创文章版权归朴生心理所有,转载请联系。)
编辑:厦门朴生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