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朴生心理咨询师应邀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主题讲座

青春期(10-19岁)阶段作为人生发展的关键转折期,性心理健康不仅直接影响个体当下的生活质量,更对未来的社会适应、婚恋观念及人格健全产生深远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将性健康定义为”与性相关的生理、情感、心理及社会层面的完满状态”,而实现这一状态的前提是系统化的知识学习与心理建设。当前全球范围内,约23%的青少年群体因性知识匮乏导致意外妊娠或性传播疾病(联合国人口基金2024报告),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则显示,62%的初中生无法正确识别月经/遗精的生理意义。这些数据凸显了对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应厦门英才学校中学部的邀请,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专家、厦门朴生心理资深咨询师盛文哲老师为400余位高一年级男生开展了一场“探索青春期“男”题——聊聊青春期男生性心理卫生的那些事”心理健康主题讲座。

 

 

盛老师从四个主要方面来展开主题内容,包括:认识青春期生理变化、了解青春期心理特点、应对青春期男生性困惑、青春期男生性健康工具包。通过精彩的内容讲授,盛老师让现场学员充分理解到:青春期伴随第二性征发育、激素水平波动等剧烈变化,系统地了解和把我性健康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青少年理解个体激素变化规律及其情绪影响机制、男性遗精频率与睾丸发育的生物学关联、体毛分布、嗓音变化等体征差异的正常范围;健康的性心理表现为:对性冲动、性幻想的理性认知(非病态化或罪恶化)、建立适度的身体界限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处理情感困惑时的决策技能(如拒绝不良诱惑的策略)、及时进行性健康心理方面的学习,还可以促建青春期孩子们社会适应的基础能力,包括: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破除性别刻板印象)、多元化性取向的理解与尊重(降低校园霸凌发生率);亲密关系中沟通模式的建立(预防PUA等情感操控)等。

青少年性心理健康如同我们人体免疫系统建设,早期科学地辅导和干预能有效预防未来人生阶段的诸多”疾病”。这需要突破传统文化禁忌,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构建符合本土特点的教育体系。正如德国性教育学家赫尔穆特·肯特所言:”我们不是在教孩子性,而是在教他们如何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