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生心理咨询
  • 首页
  • 朴生团队
  • 心理咨询
    • 了解咨询
    • 你需要吗
    • 如何预约
    • 如何收费
    • 注意事项
  • 阅读科普
    • 行业动态
    • 专业科普
    • 父母之道
    • 自我探索
    • 亲密关系
    • 职场心理
  • 社会责任
    • 企业EAP
    • 近期活动
  • 关于朴生
  • 联系我们
  • 搜索
  • 菜单 菜单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中国绝大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2019年3月4日/在: 行业动态 /通过: sheng

中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以下简称“报告”)于2019年2月份正式出炉,报告称中国绝大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仅少数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农村人口整体好于农村人口。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持完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健康蓝皮书主编傅小兰当天表示,中国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不仅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而且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也大大增加,国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呈现出比单纯的躯体健康问题更突出的态势。2011年,在《自然》杂志发布的心理疾患负担统计数据显示,心理疾患已经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中低收入国家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此次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以最近3年的大型心理健康调查为基础,探讨中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傅小兰说,中国学者近二三十年来的心理健康研究也显示,中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均呈增长趋势。

  • 11%~15%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报告称,有11%~15%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到中度心理问题;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的心理问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心理健康蓝皮书副主编陈祉妍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人,他们的社会功能受损不明显,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如从表面上看问题则易被忽视,但本人内心有不适感,也会妨碍能力的正常发挥;如不进行心理辅导,可能自发缓解,也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部分人群应是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目标人群,如他们能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可有效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

据陈祉妍介绍,2007~200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小组对中国10~100岁城镇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测查,回收有效问卷14798份,调查地区包括中国21个省(区、市)的39个城市,最终得出上述结果。

2011~2012年,科研人员又通过国民重要心理特征调查项目调查发现:中国农业户口的国民中心理健康状况“差”的约为2.6%,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约为18.3%,非农业户口中这两项比例分别为2%和13.8%。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张侃说,这4年间国民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相对变化不大,农村户口或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比城市或非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一些。

“对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了解,是指导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基础。”傅小兰说,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发展。只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学研究成果,预测、引导和改善个体、群体、社会的情感和行为,才能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提升国家凝聚力。

  • 35.2%公务员处于中高等焦虑状态

傅小兰还提到,国民的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其中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同时,国民心理健康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均数,而是在不同人群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科技工作者、公务员、儿童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等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此次报告聚焦中国公务员群体的心理状况,其中提到该群体整体上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仍有5%的人焦虑水平比较高,5.5%的人抑郁水平比较高,10.2%的人压力水平比较高;处于中高等焦虑、抑郁和压力水平的比例分别达到35.2%、33.2%和52.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祝卓宏称,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中国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重要的心理变量——心理灵活性在压力源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并得出上述结果。

报告还提到,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不同群体的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女性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男性;未婚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差于已婚群体;受教育程度低的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低;普通公务员低于金融系统公职人员。

从年龄上看,26~40岁年龄段的公务员感受到的压力最大,其工作满意度水平最低。而随着年纪增长,公务员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则会随之提升。

祝卓宏说,在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日渐深入、社会转型不断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当下,公务员面临挑战不断增多,承受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他同时提到,研究发现心理灵活性在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可以通过心理灵活性的训练来提升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 74%受访者认为心理咨询需求大但服务跟不上

报告还提到,中国国民心理健康需求极大,但国民感知到的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

具体来看,有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仅有12%的受访者认为“不严重”,有40%的受访者选择了“说不清”。有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感到了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而有74%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这提示民众的心理健康需求与目前能够提供给民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之间的差距很大。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曾3次进行国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相关调查,第一次在2007年末至2008年初,收集有效问卷6212份,最终得到以上结果。

这次调查还发现,针对民众具体的心理健康需求,需求率最高的是“自我调节”知识,有53.0%的受访者表示“需要”,其后依次是“教育孩子”(46.3%)、“人际交往”(44.3%)、“心理疾病防治”(34.1%)、“职业指导”(33.9%)和“婚姻”(28.9%)。

第二次调查是2012~2013年,针对残疾人群体开展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调查发现,残疾人心理辅导服务需求非常大,有77.64%的残疾人表示“愿意”接受免费的心理辅导服务,有22.36%的回答“不愿意”。并且,对于心理辅导服务的需求没有性别、致残原因、残疾类型和家庭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

就寻求心理辅导的目的而言,调查对象最希望通过心理辅导来提高自信(54.94%),其次是帮助自己解决学业或就业中遇到的问题(51.16%),以及增强生活适应能力(46.35%)。此外,有近4成的调查对象表示希望通过心理辅导寻找人生的目标与意义。

第三次调查于2017年进行,主要调查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困难。调查发现科技工作者存在丰富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但同时在寻求服务方面存在着外部与内部困难。

陈祉妍表示,这3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国民不同人群都具有大量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尤其是在心理健康科普知识获取方面普遍存在需求。但与此同时,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尚不够便利,“期待各地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日益提升,更好地满足国民心理健康需求,维护和提升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标签: 全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厦门专业心理咨询师, 厦门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厦门心理健康服务, 厦门朴生心理, 国民心理健康, 国民心理健康报告,最新版心理健康报告,心理健康现状,
分享本文
  • Share on WhatsApp
  • 邮件分享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百度贴吧
  • 分享到QQ好友
https://pushengxinli.com/wp-content/uploads/2021/03/2021030604083118.jpg 420 720 sheng https://pushengxinli.com/wp-content/uploads/2021/01/2021010908330697.png sheng2019-03-04 18:51:012021-03-06 12:16:13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中国绝大部分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您可能会喜欢
有WiFi就会放肆,是专业就该克制丨微信咨询伦理
基因天赋测试?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还是毁在起
我所理解的心理动力学咨询(下篇)
比成瘾更可怕的是孩子没有游戏的能力
深度心理学:人类心灵意识的五个发展阶段(下篇)
国家卫计委: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
专题研讨丨“荣格心理类型理论与技术在临床咨询中的应用概述”
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的过程

最新文章

  • 关于心理咨询中的一些常见疑问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36
  • 如何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心理咨询师?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25
  • 羞耻感: 隐藏在心理问题背后的体验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16
  • 咨询过程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2023年3月9日 - 下午1:11
  • 心理疗愈的本质是什么?2023年2月15日 - 下午3:44
  • 心理问题背后的意义2023年2月15日 - 下午3:36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2022年12月6日 - 下午7:42
  • 深度心理学:人类心灵意识的五个发展阶段(下篇)2022年11月21日 - 上午9:17
  • 深度心理学:人类心灵意识的五个发展阶段(上篇)2022年10月8日 - 下午2:16
  • 如何让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更有效?2022年9月19日 - 下午4:15

扫一扫,加关注

联系朴生

  • 微信公众号:朴生心理
  • 电话:15859242450
  • Q Q:2753927559
  • 微信:presence2017
  • Email:hello@pushengxinli.com

成长从来都是关于自己一个人的事
咨询师不会也不能代替你完成
但是  我们可以让成长
不那么孤独无助
因为
此刻  我在

友情链接:厦门心理咨询 | 厦门心理辅导 |

首页 | 关于朴生 | 朴生团队 | 朴生服务 | 联系朴生

厦门朴生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6759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1468号

如何让我的咨询更有效? 如果有紧急情况我可以直接联系咨询师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