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生心理咨询
  • 首页
  • 朴生团队
  • 心理咨询
    • 了解咨询
    • 你需要吗
    • 如何预约
    • 如何收费
    • 注意事项
  • 阅读科普
    • 行业动态
    • 专业科普
    • 父母之道
    • 自我探索
    • 亲密关系
    • 职场心理
  • 社会责任
    • 企业EAP
    • 近期活动
  • 关于朴生
  • 联系我们
  • 搜索
  • 菜单 菜单

咨询结束时需要注意什么?

2020年9月9日/在: 心理咨询, 注意事项 /通过: admin

原创:厦门朴生心理咨询中心

 

结束咨询时的注意事项

 

(1)单次咨询结束时

每次咨询的时间是有明确规定的,一般个人咨询为50~100分钟。通常情况下,单次咨询结束前5—10分钟是咨询师会与来访者对本次咨询所探讨的问题进行小结,并对下次咨询做出安排(如:办理咨询疗程的确认、下一次咨询时间的预约、咨询作业的布置等)。

(2)疗程(中长程)咨询结束时

咨询关系的结束是指咨询的一方或双方决定停止咨询,通常情况下,结束会在来访者和咨询师获得满意的效果时自然发生。然而,在现实的咨询实践中,咨询关系的结束要比想象的复杂得多。

由于咨询关系是一种积极的人际关系,咨询双方建立在信任、共进的关系中,疗程咨询结束时可能会给来访者带来难以言状的分离感,这种情绪在一定期间内是正常的。如果您的这种情绪持续时间长并迟迟不愿意结束咨询关系,这可能是一种移情、依赖及无法独立解决自我问题的表现,这需要引起您及咨询师的重视。这个时候,我们建议您与您的咨询师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并找出其中的原因,以便您更好地实现自我的更好成长。

 


了解这些,会让你的心理咨询更有效

 

(1)什么时候适合结束一段咨询关系?

遵循你自己的想法,同时可以结合咨询师的建议。

心理咨询中的咨访关系是平等的关系。所以你可以随时选择结束,这是你作为来访者的基本权利。同时,对于中长程咨询的结束,我们建议最好是有个处理分离的过程,就像手术后伤口需要缝合包扎一样。如果想要结束咨询,建议在咨询室内提出来,通常咨询师会和你商定一个结束的时间,这将会参考整个咨询的周期长短来决定。在咨询的结束阶段,通常需要来处理与分离有关的情绪感受,如失落感、被抛弃感、不稳定感、孤独感等。有的情况下,咨询师也会建议一起来梳理回溯前面的咨询历程,巩固内化心理咨询效果。

 

(2)我可以在咨询时间外和咨询师联系吗?

一般不建议这样做。

心理咨询服务,是一种在的约定好的时间和专业的地点,针对某些心理议题进行讨论和干预的专业助人服务。所以,心理咨询师在咨询时间和专业设置下的状况或工作方式,都是有别于其私人生活状态的。所以,不在咨询时间之外谈及心理问题是对来访者的保护。如果你有和心理咨询预约相关的需求,请与我们的咨询助理联系,由助理和咨询师沟通后会及时向你反馈。如果你的情绪波动很大或者面临一些现实层面的紧急状况,请及时求助当地心理援助热线、公安部门和亲友。

如在咨询时间外,来访者如果有非常严重的问题需要跟咨询师交流,可以致电朴生咨询助理:15859242450或微信号:presence2017。咨询助理将根据来访者的问题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转告并预约相关咨询师。鉴于紧急情况,如果心理咨询师在得知情况后愿意在咨询之外适当联系,这也是十分特殊情况而非惯例,当然此处理也会非常节制。

 

(3)我可以和咨询师做朋友吗?

建议最好不要。

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伦理规范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心理咨询的咨访双方是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专业互动仅限于在咨询室内,这才可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咨询效果。由于心理咨询行业的特殊性,要保证咨访关系的单纯性。所以心理咨询师要通过避免与来访者发生双重、多重关系,保证咨询师对来访者信息严格保密,以及不会通过咨询关系利用来访者,并且避免由于其他关系存在而影响咨询的客观和中立性。

另外,心理咨询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旨在帮助来访者独立应对问题和发展完善的人格,而非对咨询师的依赖。通过严格的咨询设置,防止咨访关系之外的多重关系,目的在于在有限的咨询的时间内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受保护的空间,从而促进咨询效果。

厦门朴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全体咨询师均接受过系统、严格的专业化的培训,也均会严格遵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伦理道德规范。因此为了避免双重关系,朴生心理坚决避免咨询师和来访者成为朋友关系的事情发生。

如果咨询师和来访者存在一般的社交关系,这往往会影响咨询师的专业思考、理解和判断,容易因私人的情绪情感和需要,造成主观或不恰当的偏向,不利于心理咨询效果,更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伦理问题,对来访者造成伤害。所以,处于保护来访者和咨询效果的考虑,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会与来访者谢绝私人联系,避免现实层面的交集。

如在咨询时间外,来访者如果有非常严重的问题需要跟咨询师交流,可以致电朴生心理的咨询助理:15859242450或微信号:presence2017。咨询助理将根据来访者的问题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转告并预约相关咨询师。

 

标签: 厦门专业心理咨询师, 厦门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厦门心理健康, 厦门心理健康服务, 厦门心理咨询
分享本文
  • Share on WhatsApp
  • 邮件分享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百度贴吧
  • 分享到QQ好友
https://pushengxinli.com/wp-content/uploads/2023/03/2023030813051412.jpg 420 720 admin https://pushengxinli.com/wp-content/uploads/2021/01/2021010908330697.png admin2020-09-09 15:41:232023-03-09 13:05:29咨询结束时需要注意什么?
您可能会喜欢
关于网络远程心理咨询的一些常识
论可终止与不可终止的分析
你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了么?
我所理解的心理动力学咨询(上篇)
对于焦虑的心理动力学理解
情绪沟通技巧——愤怒的冰山
中国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共情与智慧的高度整合
关于精神分析个案概念化与案例

最新文章

  • 关于心理咨询中的一些常见疑问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36
  • 如何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心理咨询师?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25
  • 羞耻感: 隐藏在心理问题背后的体验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16
  • 咨询过程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2023年3月9日 - 下午1:11
  • 心理疗愈的本质是什么?2023年2月15日 - 下午3:44
  • 心理问题背后的意义2023年2月15日 - 下午3:36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2022年12月6日 - 下午7:42
  • 深度心理学:人类心灵意识的五个发展阶段(下篇)2022年11月21日 - 上午9:17
  • 深度心理学:人类心灵意识的五个发展阶段(上篇)2022年10月8日 - 下午2:16
  • 如何让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更有效?2022年9月19日 - 下午4:15

扫一扫,加关注

联系朴生

  • 微信公众号:朴生心理
  • 电话:15859242450
  • Q Q:2753927559
  • 微信:presence2017
  • Email:hello@pushengxinli.com

成长从来都是关于自己一个人的事
咨询师不会也不能代替你完成
但是  我们可以让成长
不那么孤独无助
因为
此刻  我在

友情链接:厦门心理咨询 | 厦门心理辅导 |

首页 | 关于朴生 | 朴生团队 | 朴生服务 | 联系朴生

厦门朴生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6759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1468号

朴生心理—厦门沧江讲堂公益心理沙龙 朴生心理“动力学读书小组”纪实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