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成瘾更可怕的是孩子没有游戏的能力
原创:厦门朴生心理咨询中心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在后续的一些主流媒体推文,甚至明确将“网络游戏”比作新型“毒品”,并呼吁:“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消息一出,国内外众多游戏股受到重挫,哀嚎一片。网游行业究竟是不是继K12教育培训领域之后要施以重拳开展整治的领域,一时间众说纷纭。
我们撇开政策舆论导向不谈。这其中但凡牵扯到跟心理健康有关的部分,我们就得掰开来、揉碎了,好好跟大家说道说道。朴生心理本着心理教育和健康科普的精神,在本文的篇幅中,严肃正经的说一说游戏跟孩子心理发展的之间那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一直生活在“游戏”组成的空间中
游戏是促进我们心智发展的伙伴
获得快乐感
通过游戏中的身体及情绪体验,孩子们可以获得无限的乐趣(网络电子游戏尤甚)。
表达攻击冲动
攻击性必然的存在于孩子内心之中,并随着被压抑和否认,孩子会感到冲突和焦虑。如果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自由地表达攻击性,而无需担心受到报复,那么这种游戏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本身就具有心理疗愈的作用。
控制焦虑感
孩子们玩游戏还可以有效控制内在的焦虑感。从这一点功能上来说,我们最好还是不要让孩子完全远离游戏,因为这样只会逼迫他们使用另外的防御来缓解焦虑,比如手淫、毒品、酒精或发呆(看人家多有预见性)。
体验世界
开始接触社会
本文限于篇幅,我们先着重介绍下游戏在我们心灵、心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期让大家对于孩子和我们成人世界中的游戏引起足够的重视:即大家一定要谨记“游戏从来不是邪恶的毒药、更不是万恶之源”,游戏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至于众多家长、老师朋友们所关心的,“孩子游戏成瘾、网络成瘾,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在后续的系列科普文章中会从游戏为什么会让人上瘾?以及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干预游戏成瘾要怎么做?这些角度来做系统、专业的心理健康科普。敬请期待!
温尼科特.游戏与现实[M]. 心灵工坊文化,2009.
温尼科特.妈妈的心灵课[M].南方出版社, 2011.
郗浩丽.体关系理论的转向:温尼科特研究[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心理咨询预约请联系小朴君:1585924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