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不死(中篇)
原文The Idea That Wouldn’t Die, Psychology today, by Molly Knight Raskin
朴生心理编译组编译
指导老师:盛文哲
对于了解传统精神分析的人来说,谁要是说它缺乏科学的支持,那可就太讽刺了。因为在弗洛伊德发明精神分析疗法之前,他本人就是一名神经生物学家。虽然他没有能够直接用技术来探索人类大脑,但他坚信:“关于人类心智的理论必须以生物学为基础。”
神经心理学领域的先驱Solms说:“弗洛伊德已经意识到,我们要将人性的主观方面纳入到科学研究当中去。”
时至今日,科学的发展为探索精神分析所提出的一些基本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心理结构”。尽管脑部成像技术所揭示的内容与心理治疗中发生的事情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但研究已经验证了精神分析的许多理论和治疗原理的有效性。
1.心理结构理论
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神经科学家在广泛分布的大脑神经回路中发现了许多心理活动的存在。具体来说,激情、理性和良知这些心理功能在运作时可以激活大脑的不同区域。这一发现支持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即心理可以被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心理结构学说)。
2.心理冲突假设
谢德勒教授说:“我们已经证实了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假设。即我们大脑中有不同的结构,它们同时运作但以不同的方式对信息做出反应。这样一来,人的内心经常会发生冲突,我们会遇到相互矛盾的动机。”
谢德勒教授还指出:当位于前脑底部、由即时情绪驱动的基底神经节和负责逻辑、推理功能的前额叶皮质层双双处于活跃状态时,即便我们没有意识到任何迫在眉睫的危险,我们仍会经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或者我们可能会经历一种既渴望又恐惧亲密关系的矛盾心理。
3.无意识学说
神经科学还证实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我们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是是无意识的;并且我们的大脑有着积极的抑制机制,可以保护我们免受那些令人不安的想法和冲动的影响。谢德勒教授说:“神经科学明确地告诉我们,意识真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如果你问一位精神分析师,在过去这百年之中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哪一项理论是最经得住考验的。你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无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提出,人类意识有三个层次:“意识”是我们能够觉知到的,并且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部分;“前意识”,由记忆和思想组成,通过努力,它们可以被带入到意识的层面;而“无意识”,是我们无法接触的心灵的那一部分。在这里栖息着那些驱使我们行动的最强烈的冲动、感受和欲望。
罗伯特•米歇尔斯(Robert Michels),康奈尔大学医学和精神病学教授,前医学院院长,哥伦比亚大学精神分析师督导。他说:“我们现在知道,心灵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也是极其复杂的。这是精神分析的基本立场,而且是绝对准确的。”
托德•埃西格(Todd Essig),一名纽约威廉.阿兰森.怀特研究所的精神分析培训和督导师。他认为:精神分析在如今的这个彼此连结的世界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科技发展如此之迅速,搞的我们自己都无法免受一些源源不断的东西的干扰和分心,因为这些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持续的反馈和强化。
埃西格说:“科技是不会消亡的,但它会令我们分心,感到过度兴奋、被掏空和孤寂。精神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重拾生活中一些重要的体验。当科技迫使我们不得不安生于眼前的苟且之中,精神分析却可以让我们与记忆、过去、欲望、以及真实的理想建立深入的连接。我们在智能手机上花费大把的时间,精神分析却可以拉伸我们正在萎缩的肌肉。”对于埃西格来说,我们在科技带来的盲目纠缠中蹉跎岁月,而改变这一切的,不是减少科技,而是更多的生命,特别是对内在的生命的关注。
Essig举了她的一位患者的例子:他是一位音乐界的时髦人士。他每次活动表演开始和结束时总要查看自己手机上的信息并及时更新自己的Twitter,以此来增加演出的仪式感。起初,Essig以为这位患者仪式性的检查是是要体现活动的重要性。但通过探索病人需要不断和外界连接的需求,Essig明白了:患者是在释放自己,让自己从当前的刺激中解脱出来,以求进入一种更为内省的状态。
4.关于梦的解析
梦的解释是另一个为当前的科学研究所支持的精神分析理论领域。当然,对大脑的现代科学研究导致了一些关于梦的理论相互矛盾,比如:有人说梦的意义不大,有人说梦的意义很重大(只要我们能弄清楚到底梦是什么),还有人说梦代表着对重要事件的演练策略等等。
在20世纪60—7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梦的发生是不自主但有规律的(大每晚约五、六次),而且持续时间不断增加。我们做梦的时候,大脑在生理上被唤醒,而身体却不能动弹。以快速眼动为特征的“有梦睡眠”阶段的发现,让精神分析理论成为众矢之的。梦,似乎是活跃大脑的产物,而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认为的那样,反映了隐藏的、受挫的欲望,特别是那些关于性或攻击性的本能。
但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研究,利用脑成像技术来检测正在做梦的大脑的神经活动,证实了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大脑在作梦的状态下,某些回路(尤其是那些基于理性思维和现实的回路)是不活跃的;在梦中依旧保持活跃的是那些控制情绪、感觉和记忆的神经回路。虽然,关于做梦的大脑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但神经科学的证据表明:梦的内容和我们内心深处的本能冲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索姆斯说:“梦不是虚幻的泡影。它们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心理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有我们想要的生命核心。弗洛伊德观察到的都是有道理的。如果你认为我们大脑中有一种驱使我们做梦的欲望系统,那你就有理由相信:倘若你探索自己的梦,你就可以发现关于你自己的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虽然当代的精神分析师对梦隐含欲望的解释,更为广泛,没有之前的几代那么严格,他们仍然沿用早期的技术来分析梦。他们要求患者详细回忆他们的梦境,并并说出他们能想出的任何的想法。索尔斯说,通过花时间回忆梦的内容,病人自己(而不是分析师)往往能发现他们潜在的欲望。我们(分析师)不会说“琼斯先生或夫人,你的梦想就是这样”。相反,患者们自己会想办法。当你花时间去解构一个梦的时候,它就是有意义的。
我们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去弄清楚梦的意义呢?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太过离奇也明显没有任何价值的梦呢。索姆斯坚持认为,正是因为梦是对我们欲望和恐惧的生动、未经审查的表达;它们是一扇窗户,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究竟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
5.早年经历的重要意义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中,另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关于儿童早期经历的重要性。我们过去的经验影响到了我们的今天,特别是生命最初几年的经历,对于我们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几乎为当代所有的疗法提供了支撑。
我们的早年经历会发展出贯穿我们一生的关于行为和情感的持久模板,这一观点可以归功于经典精神分析。研究人员现在知道了,我们早期如何“被照料”的经历,塑造了发育中的神经系统,也影响着数十年后形成的情感依附的性质和质量。神经科学已经证明,个人经历是如此之强大,它甚至影响到某些特定的基因是否可以得到表达,包括那些决定神经细胞对各种神经激素反应的基因。
Peter Fonagy说:“鼓励成年人谈论他们早年的生活和关系,特别是和照顾者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当下的心理问题。我觉得这是上个世纪精神分析的伟大贡献,它可以完全改变人们对文化和童年的体验。”
精神分析的工作方式其实是探索我们个人的内在叙事。通过接受精神分析治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所做所为。探索那些对我们或是有益或是有害过往经验是很有价值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改变这些行为的必要条件。
6.关于移情
可以说,不谈论移情,就不是完整的精神分析了。弗洛伊德将移情定义为影响患者和治疗师之间治疗关系的一种无意识现象,当患者把之前自己对于家人和朋友的感受投射到治疗师身上的时候,移情就发生了。
移情已经发展为一种更为广泛的移情理论:即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我们会不断地把对于生命中重要人物的感受转移到了那些与我们当下有接触的人身上。这也似乎是心灵的主要运作特点之一。
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的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教授、贝勒精神病学诊所(Baylor psychiatry Clinic)主任格伦•盖博德(Glen Gabbard)表示:“移情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痛苦。”“这就像在你的脑海里有一个电影放映机,它把你和过去的某个人的关系投影在别人的脸上。”移情会让对别人产生误会,因为你面对的人可能根本不是你所想的那样,也不会按照你的预期来做事。
盖博德主任认为:在精神分析中,探索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的情感关系仍然是治疗的核心。识别治疗关系中的模式,有助于患者识别治疗关系之外的“自我毁灭”的关系模式,也为他们提供改变这种模式的技能。
尽管精神分析的一些核心概念具有深远的的价值,但是如果想让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被长久的保持下来,也是有不少障碍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医疗保险问题:绝大多数的保险公司都不会承担精神分析的费用。因为精神分析通常是要求每周接受三到四次的治疗,以保证治疗的强度和深度,以此来触及到核心的问题。这使得精神分析只适用于那些负担的起每周至少150美元费用的人,或者是那些能够讲的下价的人。
还有就是时间的问题:大多数的治疗师每周可以用于治疗的时间也就那么十几个小时。对于迅速缓解患者的痛苦,其他短程的治疗方式的前景似乎是更令人向往,更不用说药物治疗的速度了。
但是那些站在精神分析最前沿的人们仍然镇定自若,十分乐观。他们认为:我们的心灵如此之复杂难测,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穷尽人类经验的全部真相。所以,精神分析总是会有一席之地的。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确实存在着困境,但在理解我们心灵世界的混乱现实方面,它绝对是有价值的。
冯纳吉说:“也许我们会失去传统意义上的精神分析。如果那一天来到,我会跟它好好道一声珍重。但只要精神分析的核心原则不灭,这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它们会存在的。”
未完待续
精神分析不死(上篇)https://pushengxinli.com/2401.html
(本文内容为厦门朴生心理原创,版权归厦门朴生心理咨询中心所有。转载请联系15859242450,并注明出处。)
预约咨询请添加助理微信
编辑:厦门朴生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