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生心理咨询
  • 首页
  • 朴生团队
  • 心理咨询
    • 了解咨询
    • 你需要吗
    • 如何预约
    • 如何收费
    • 注意事项
  • 阅读科普
    • 行业动态
    • 专业科普
    • 父母之道
    • 自我探索
    • 亲密关系
    • 职场心理
  • 社会责任
    • 企业EAP
    • 近期活动
  • 关于朴生
  • 联系我们
  • 搜索
  • 菜单 菜单

10个危险信号,帮你识别关系中的被动攻击行为

2019年10月11日/在: 亲密关系, 阅读科普 /通过: shi

 

文丨村长盛
图丨源自网络
  • “你觉得对就对咯~”
  • “我才不管!你随便吧!”
  • “那你非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啊……”
  • “我忘记XXX,是因为你的错……你怎么不及时提醒我?!”

这些经常出现在生活中的对话,就像刀子一样,会把我们的小心脏扎的血淋淋的。

根据纽约大学医学中心(NYU Medical Center)的相关研究,“被动攻击”的行为可以定义为“很可能表现得顺从或得体,但实际上达到的效果却是消极、被动和抗拒的”。被动攻击的行为可以是相对温和的,比如为自己的不遵守诺言寻找借口;也可以是非常严重的,比如破坏别人的幸福和成功。

大多数长期被动攻击的人都有4个共同特征:

  • 他们不讲道理
  • 跟他们相处让人感到不舒服
  • 他们很少直接表达自己的敌意
  • 他们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欺骗行为

你怎么知道你正和一个被动攻击的人在一起呢?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迹象,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曾有过或多或少类似的行为,但病态的被动攻击往往会跟接下来这些性格或行为模式高度相关,更关键的是:他们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伤害。

01.
沉默/冷淡的态度

沉默,可以表现为是故意或者是莫名地不跟你交流。通常关系中,沉默这一武器的使用是为了让你失去平衡或感到焦虑,暗示你已经“做错了什么”,或你“正在受惩罚”。
沉默这一利器的另一种形式是不带任何情感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或许会跟你有一些沟通,但态度和语气很生硬;谈话的话题也是是应付、不带情感的。通过回避亲密感,被动攻击者传递的信息是:你做了一些让她或他不高兴的事情,因此现在你需要为此承受恶果。

02.
口是心非

在关系中,“口是心非”是最常见的被动攻击方式之一,特别是在两人已经认识了一段时间,并且一方明显已经不想再解决解决问题或矛盾了。这种情况下,人们说“是”、同意和答应,只是为了避免进一步的争论和对抗。所以,他们其实并不在乎这件事情将来会不会解决,关系会不会发展的更好,这只是他们暂时回避冲突的权宜之计而已。

03.
用“我做不到”来掩饰“我不想做”

在关系中,当有人对合情合理的要求不断地说“我做不到”,并且还满嘴借口时,这可能仅仅意味着他不想承担应有的责任。通过把自己置于一个无助和无能的境地,被动攻击者希望别人来替他承担责任,或者干脆放弃、什么也不做。比如,太太希望先生可以每周在周末休息的时候,可以去修理下院子里的草坪和花丛,可先生总是以“这个我不会,我不专业!”来蒙混过去,自己就可以出去跟酒肉朋友鬼混或者是打电子游戏了。很明显,这是展示自己的无能来对太太进行的被动攻击。

04.
情绪压抑/幽怨

情绪压抑是长时间的闷闷不乐,默不作声; 而幽怨是一种不肯直接说出来却又掩饰不住的愤怒感。在这两种情况下,关系中的问题都没有得以直接表达和处理。当你去问对方是否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被动攻击者可能会是矢口否认,然后用“没什么!”或者“我很好!”来应付你。但消极的态度、语气和负面情绪却泄露了真相,会总是让人感觉郁闷和不安。在亲密关系中,如果对方是个直男癌,当甜蜜期的激情消退之后,很多女性朋友就会不自觉地使用这一招被动攻击来表达对直男癌的愤怒。

05.
拖延大法

跟前面说过的口是心非不同者,拖延型的被动攻击者似乎更为高明一些。他们确实是按照你说的去做了。但是,他们会通过故意拖延、忘记、找借口来千方百计地阻挠和破坏事情的进展,这样来隐晦地表达自己是多么的心不甘情不愿。拖延战术会把事情搞得很糟,会让你不再敢对他们报什么希望,这样一来被动攻击者目的就达到了。比如,有些新手爸爸迫于妻子的淫威,不敢直接决绝、不给孩子换尿布,嘴里答应着“是是是”,却就是非要等着球赛看完才肯去换,那时孩子早就被湿湿的屁股弄得大哭大叫了。这样几次下来,换尿布这件事情上,大多数妻子就不再对老公有什么奢望了。

06.
故意使绊子

有时候,在关系中,你的另一半如果对你有被动攻击,就会故意去做一些你不喜欢的事情来刺激你。比如说,下班会跟朋友聚会喝到很晚才回家,也不提前通知你一声;信用卡刷爆又不及时还上,让你干着急耽误事;故意穿着脏兮兮皮鞋在家里的地毯上走来走去。通常,这些行为会暴露出深深的敌意和攻击,而这些行为只是他们用来向你表达攻击和不满的工具而已。甚至曾经听到有人说,“每当我想报复我老婆时,我就故意把卧室搞得一团糟,看到她满抓狂的的样子就让我心里很爽!。”在亲子关系中,有的孩子可能会故意让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意思是:你们不是让我好好学习吗?那我就要搞砸给你们看!这样来表达对父母的攻击和愤怒,是很多问题孩子惯用的伎俩。

07.
讽刺和挖苦

一些被动攻击者喜欢使用批评和嘲讽的语言来评论你,而这些通常伪装成幽默和讲笑话,要么表达他们对你的敌意,要么表达他们对一些事情的不满。通过把你搞得灰头土脸,被动攻击者会感到自己的高高在上。当你生气的质疑他,他们通常会说:“开个玩笑,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连个玩笑都开不起吗?”

08.
暗地里破坏/捣乱

被动攻击的破坏行为通常是为了为她们自己获得权力、控制感或报复。在极端的情况下,他们会蓄意影响你的权威感、自信心、名誉、成功和或幸福生活。这是在暗地里进行的,所以通常情况下是还没等你反应过来,你就已经中招了。这些破坏行为包括负面八卦、职场小团体排斥、背后恶语中伤、双皮脸等等。

09.
莫名的指责

在一段包含有被动攻击的关系中,一方可能会执意地认为对方对自己的情绪或状态负有全部责任。通过利用你的情感弱点,被动攻击者迫使你放弃不合理的要求和要求。这里的被动攻击是一种关系里的强制操控,就好像:“如果我们的关系不如意,那肯定是你的错,因为你没有给我买那款限量款包包!!!”

10.
假装生病/弱者/受害者

装病或夸大疾病,如果一个平时身体健壮的人,偶然间检查出了胃溃疡,那就需要有人来照顾他,这就是用一种疾病来隐晦表达对别人的不满和攻击性的方式;这种装病的方式,在小孩子和老年人身上会经常看到。假装脆弱来博得你的同情和好感(比如PUA中的把妹技巧);扮演软弱、无能或受害者的角色。在这里,被动攻击是通过操控和利用对方的善意、良心、责任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后

成年人的被动攻击行为很多都是一种习惯,他们自己甚至都觉察不到,但是就是用起来十分顺手。这些大多源自于他们人生早年的生活经历,是一种强迫性重复。他们小时候往往在和父母、同学、师生关系中处于无力反抗的弱势地位,被动攻击行为逐渐就成为他们维持自尊、缓解内心焦虑和冲突的有效手段。

所以,当关系中出现“被动攻击”,双方都需要做点什么。“被动攻击者”容易陷入情绪中,无法自拔,往往就需要遭受攻击的一方先有意识地识别和觉察,这是我们改善关系的重要一步。

 

(本文内容为朴生心理原创,版权归厦门朴生心理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预约咨询请添加助理微信

编辑:朴生心理

标签: 亲密关系, 夫妻关系, 婚姻关系, 婚姻咨询
分享本文
  • Share on WhatsApp
  • 邮件分享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百度贴吧
  • 分享到QQ好友
https://pushengxinli.com/wp-content/uploads/2021/03/2021030412073577.jpg 236 404 shi https://pushengxinli.com/wp-content/uploads/2021/01/2021010908330697.png shi2019-10-11 20:09:152021-03-06 12:21:3210个危险信号,帮你识别关系中的被动攻击行为
您可能会喜欢
性是检验真爱的第一标准
情绪沟通技巧——愤怒的冰山
杀死亲密关系的4剂毒药
对伴侣的嫌弃与挑剔
连吵架都不会,你如何经营好亲密关系?
躲过了情人节,却躲不过女人节!

最新文章

  • 关于心理咨询中的一些常见疑问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36
  • 如何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心理咨询师?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25
  • 羞耻感: 隐藏在心理问题背后的体验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16
  • 咨询过程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2023年3月9日 - 下午1:11
  • 心理疗愈的本质是什么?2023年2月15日 - 下午3:44
  • 心理问题背后的意义2023年2月15日 - 下午3:36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2022年12月6日 - 下午7:42
  • 深度心理学:人类心灵意识的五个发展阶段(下篇)2022年11月21日 - 上午9:17
  • 深度心理学:人类心灵意识的五个发展阶段(上篇)2022年10月8日 - 下午2:16
  • 如何让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更有效?2022年9月19日 - 下午4:15

扫一扫,加关注

联系朴生

  • 微信公众号:朴生心理
  • 电话:15859242450
  • Q Q:2753927559
  • 微信:presence2017
  • Email:hello@pushengxinli.com

成长从来都是关于自己一个人的事
咨询师不会也不能代替你完成
但是  我们可以让成长
不那么孤独无助
因为
此刻  我在

友情链接:厦门心理咨询 | 厦门心理辅导 |

首页 | 关于朴生 | 朴生团队 | 朴生服务 | 联系朴生

厦门朴生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6759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1468号

爸爸,我能看下你的小鸡鸡吗? 朴生资深心理咨询师林颖应邀参加厦门大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