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生心理咨询
  • 首页
  • 朴生团队
  • 心理咨询
    • 了解咨询
    • 你需要吗
    • 如何预约
    • 如何收费
    • 注意事项
  • 阅读科普
    • 行业动态
    • 专业科普
    • 父母之道
    • 自我探索
    • 亲密关系
    • 职场心理
  • 社会责任
    • 企业EAP
    • 近期活动
  • 关于朴生
  • 联系我们
  • 搜索
  • 菜单 菜单

杀死亲密关系的4剂毒药

2021年3月4日/在: 亲密关系, 阅读科普 /通过: shi

 

编译by林小破
在美国,有个研究亲密关系专家John Gottman,他被人们誉为“美国的婚姻教父”。Gottman及其团队研究了几十年的亲密关系,他们曾经总结出4个最容易导致关系破裂的沟通方式。为了警醒世人,老爷子还特意用圣经中预言导致世界末日的“末日四骑士”(The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来比喻这4种有毒的沟通方式(“末日四骑士”分别代表的是征服、战争、饥荒以及死亡)。类似的,我们可以称它们为是杀死亲密关系的的4剂毒药,分别是:
批评指责
轻蔑讽刺
抵赖狡辩
拒绝回避
研究者们还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关系双方持久的使用以上4种有毒的沟通方式,没有做出任何改变的话,这“4剂毒药”预测关系走向终结的准确率高达90%以上。我们来看看,4种有毒的沟通方式具体包括些什么:

批评指责不是就事论事更不是表达观点,而是恶意地攻击对方的人格或性格特质。当我们使用指责的时候,其实就是对对方整个人,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全盘否定,是一种恶毒的人身攻击。生活中,我们经常这样使用它:

“你怎么老是……”
“你从来都不……”
“你这个人……”
“你怎么就那么地……”

这样的批评超出了当时的行为本身,上升到了侮辱人格的高度。
比如,老婆忘记了做饭,老公大发雷霆地说“你就是个懒人婆,跟你妈一模一样!”这就是典型的指责。
另外,千万不要将恶意指责与抱怨混为一谈,它们具有明显的区别:

就事论事的抱怨:昨天你回家很晚,而且也不事先电话告知我下,这真的让我很担惊受怕。我本以为在这件事上我们一直都很有默契。

人身攻击式的指责:你做事从来都考虑对周围人的影响!我真没想到你是这么自私!你这种人根本不知道考虑别人的感受,而且你也从来没为我考虑过!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关系中经常被批评指责,此时也不用过分的担心,因为这并不预示着这段关系就一定会走向终结。批评指责这种沟通方式,它最大的杀伤力在于:长期频繁的被指责,会带来被贬低、被拒绝和被攻击的感受,会让人感到很受伤。而当这样的状态不断出现,并不断升级恶化时,更可怕的毒药就会随之而来:轻蔑讽刺很可能就会出现了。

轻蔑是我们人类一种复杂的情绪感受,它是愤怒和厌恶这两种高能量情绪的结合体。它包括言语的侮辱:“臭婆娘”、“负心汉”,也包括讽刺嘲弄的语气和表情“切”、“哼”、存心模仿、翻白眼,这些都是轻蔑讽刺在起作用。比如暴怒的老婆会这样讽刺老公:

“你竟然还好意思说累!我陪了孩子一整天,在家里像疯狗一样忙前忙后的!你看看你做了什么?就是下班回来直接葛优躺,跟个小孩似的,玩这个傻逼手机游戏。你也是个宝宝吗?你还能更悲催一点吗?”

轻蔑远比单纯的冲突和负面情绪更具杀伤力,所以轻蔑也是预测离婚的最强有力的因素之一。

在Gottman和Levenson于1999年进行的实验中,他们统计了15分钟谈话内夫妻之间表达轻蔑的次数。结果显示:后续仍然在一起的夫妇表达轻蔑次数平均低于5次,而已经离婚的夫妇在实验时的表达轻蔑次数平均在6-10次。所以,Gottman甚至声称:“轻蔑就是关系的死穴。”可以这样说,只需要观察一下一对伴侣他们之间发生轻蔑和嘲讽的次数,就足可以判断他们的关系质量了。

那为什么轻蔑的毒性如此凶猛呢?

因为,轻蔑对方,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对方感到自身毫无价值,自尊感受到极大的挑战,会使得对方有强烈的被羞辱感。这和指责又不同。指责是对对方性格特质的攻击,而轻蔑则是自己优先占领道德高地,从上往下的俯视对方,是一种完全不平等的沟通方式。
轻蔑对方的表现有:

  • 认为对方在道德上是比自己更低等的生物,例如骂“渣男”、“妈宝男”、“绿茶婊”等
  • 对对方做过的某件事表示憎恶
  • 觉得自己比对方更优秀,比如,觉得自己更聪明、更美丽、更惹人爱
  • 相互带有恶意地互黑不止,讽刺、嘲笑充斥在对话里
  • 亲密关系中的轻蔑讽刺具有如此大的杀伤力,所以它是需要优先被看到和处理的。
抵赖狡辩,其实就是在关系中,不能正式自己的问题,而推卸责任。习惯狡辩的人,经常会把自己看成是受害者,以此来抵挡攻击,避免承担应有的责任。
抵赖常用伎俩有:为自己找借口、转而抱怨对方、反复重复自己的话而不关注对方在说什么等这些套路。
不幸的是,对于关系的发展,这些套路几乎从未奏效过,往往是火上浇油。我们的借口只是告诉对方我们没有认真考虑他们的想法,我们也不会为自己的过错负责:
  • 质问的老婆:“你有没有打电话给老张,告诉他今晚我们不过去了?早上不是说好了你来通知他?”
  • 狡辩的老公:“还没呢。我今天实在太忙了。你明明知道我工作这么忙,就不能自己跟他说一声?”

上面对话中,老公不仅进行了自我防御,还试图将其说成是对方的过错,从而推卸责任。相反,如果是合作性的沟通,双方就会主动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并看到对方的难处。

合作性沟通:“哎呀,真实对不起,我给忘了!我应该早点跟你说的,今天上班太忙了,我现在就打电话去!”

当我们感受到压力或者被攻击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想要保护自己,但单纯地抵赖推诿,是没办法帮我们解决亲密关系中的实际问题的。如果我们毫不让步、拒绝道歉,这种防御性手段只会激化的矛盾,让冲突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实际上防御仅仅是一种试图责怪另一半的借口,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生活中,拒绝回避常常是一方对轻蔑讽刺回应。它指的是亲密关系中的一方从两个人的沟通中突然撤离、终止谈话,停止回应。处在回避状态的人不是直面问题,而是会采取一些回避性的行为,比如转身离开,假装忙别的事情,或者做一些没什么实际意义或是转移注意力行为。很多男士,如果是碰到了冲突,就会不看对方的眼睛,而是手拿着电视遥控器不停的换台,对对方的问题也是置若罔闻,以此来指望可以蒙混过关。由于前三种有毒的沟通反应经常让人身心疲惫,相比之下,这种暂时的“撤离”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并不是一个好习惯。事实上,这种撤离、回避的状态很容易让人上瘾,对解决实际问题也什么帮助,反而会阻碍找到问题的这正解决方式。

如果你发现对方在沟通中对方在刻意回避问题,您可以主动的要求暂停一下,先休息一会,约定时间再回来讨论事情。凡是可以帮助自己从当下的激动情绪中得到平复的方式都可以,你可以读会书、洗个热水澡、翻翻杂志、逛会淘宝,慢跑一下,这些都是有帮助的。

比如:“好吧,现在我正在气头上,可能不太适合谈这个事情。要不我们稍微缓一下,待会再回来聊这个问题。冷静一下,这个问题或许会更好处理些。”


– to be continued –

注1:原文作者Ellie Lisitsa,美国俄勒冈州里德学院心理学专业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失调;同时作为高特曼研究所的兼职文案团队成员之一。

注2:在《圣经新约》的末篇《启示录》中有对人类“末日四骑士”(The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的相关描述,我们常用的说法是:白马骑士-征服、红马骑士-战争、黑马骑士-饥荒和灰马骑士-死亡。这四位骑士给人类带来了四种灾难,预示着人类世界的灭亡。

原文地址链接:https://www.gottman.com/blog/the-four-horsemen-recognizing-criticism-contempt-defensiveness-and-stonewalling/

(本文内容为朴生心理原创,版权归朴生心理所有,转载请联系。)
预约咨询请添加助理微信

编辑:朴生心理

标签: 夫妻咨询, 婚姻关系, 婚姻咨询
分享本文
  • Share on WhatsApp
  • 邮件分享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百度贴吧
  • 分享到QQ好友
https://pushengxinli.com/wp-content/uploads/2021/03/2021030507231470.jpeg 420 720 shi https://pushengxinli.com/wp-content/uploads/2021/01/2021010908330697.png shi2021-03-04 17:44:522021-03-05 15:24:52杀死亲密关系的4剂毒药
您可能会喜欢
情绪沟通技巧——愤怒的冰山
连吵架都不会,你如何经营好亲密关系?
对伴侣的嫌弃与挑剔
躲过了情人节,却躲不过女人节!
10个危险信号,帮你识别关系中的被动攻击行为
性是检验真爱的第一标准
心理咨询有哪些不同的形式?

最新文章

  • 关于心理咨询中的一些常见疑问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36
  • 如何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心理咨询师?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25
  • 羞耻感: 隐藏在心理问题背后的体验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16
  • 咨询过程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2023年3月9日 - 下午1:11
  • 心理疗愈的本质是什么?2023年2月15日 - 下午3:44
  • 心理问题背后的意义2023年2月15日 - 下午3:36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2022年12月6日 - 下午7:42
  • 深度心理学:人类心灵意识的五个发展阶段(下篇)2022年11月21日 - 上午9:17
  • 深度心理学:人类心灵意识的五个发展阶段(上篇)2022年10月8日 - 下午2:16
  • 如何让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更有效?2022年9月19日 - 下午4:15

扫一扫,加关注

联系朴生

  • 微信公众号:朴生心理
  • 电话:15859242450
  • Q Q:2753927559
  • 微信:presence2017
  • Email:hello@pushengxinli.com

成长从来都是关于自己一个人的事
咨询师不会也不能代替你完成
但是  我们可以让成长
不那么孤独无助
因为
此刻  我在

友情链接:厦门心理咨询 | 厦门心理辅导 |

首页 | 关于朴生 | 朴生团队 | 朴生服务 | 联系朴生

厦门朴生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6759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1468号

战胜拖延,时间管理真的有用吗? 连吵架都不会,你如何经营好亲密关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