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成瘾:孤注一掷的尝试

原创:厦门朴生心理咨询中心
什么是成瘾?
它是一个标志、一个信号,
它是痛苦的一种症状,
它是一种语言,告知我们一个必须被理解的困境。
——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
1.成瘾,我们这个时代的病症
成瘾,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十分普遍的现象和议题之一。我们在任何群体和年龄段的人群中都可以发现成瘾者的影子:
  • 一些职场精英、商业大佬们对自己工作和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乐此不疲,即便这种工作狂的状态已经对身体和家庭带来了不利影响。
  • 很多女性一方面十分担心自己的身材形象,同时又无法拒绝来自美食的诱惑,她们经常在大快朵颐后立马到厕所里疯狂抠吐;类似这种吃了吐、吐了再吃的恶性循环在女性群体中反复上演,令她们痛苦不堪。
  • 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发现自己只要两天不健身或撸铁就感到浑身不自在,即便是过度运动已经威胁到了身体的健康和日常生活,他们依然深陷盲目健身的泥潭无法自拔。
  • 还有大量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他们明知道电子游戏和刷短视频上瘾有着大把的害处,可只要一拿起手机怎么都停不下来,这令他们自己和身边的家人都苦不堪言。

可以说,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成瘾现象。因为万物皆可成瘾:比如甜食、咖啡、脱口秀、美食烹饪、网络、手机、有氧运动、数字化游戏、短视频、冥想、宗教、园艺或高尔夫,唯一不同的是成瘾的方式以及该种方式的社会接纳程度而已。归根结底,构成成瘾的并非这些活动或事物本身,而是我们与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我们可以饮酒而不嗜酒,我们也可以进行这些活动而不使自己沉迷其中。

在我们这个时代,任何一种令人欲罢不能,不顾其对自己或周围人的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反复进行的行为,都可以称为成瘾,而不论这种行为是否包含物质使用。成瘾的核心特征在于:强迫性、痴迷感、受损的自控力、持续性、复发性,以及强烈的欲望。

从临床上来讲,成瘾是当事人感觉被迫的持续的重复行为,不论这种行为是否与物质(药物)相关,以及对他自身和他人的生活有怎样的负面影响。成瘾包含这些主要的元素:

  • 强迫性地采取该行为,并先入为主地关注它;
  • 对该行为的控制受损;
  • 无视负面证据地持续或重复该行为;
  • 当不能立刻获得该事物(不论是药物、活动还是其他目标)时的不满、易怒或强烈的渴求。

冲动控制受损、顽固、易怒、持续复发和不断渴求——这些都是成瘾的标志,不论成瘾的对象是什么。但并非所有有害的冲动都是成瘾,例如,强追症也包含着冲动控制受损和持续进行心理上有害的仪式化行为。比如反复洗手或检查行为,不同点在于当事人对此没有渴求,不像成瘾者,强迫症患者在他的冲动中感觉不到兴奋,反而十分痛苦。有些成瘾者从来没有认识到他们的成瘾行为所带来的害处,也从未下过决心停止它们。他们会对成瘾行为持续进行否认和合理化。

从更广泛意义上来看,不论一项活动多么光鲜、合情合理,只要一个人在其中逐渐失控、难以自制并需要依赖这项活动来获取内心短暂的愉悦和安宁,甚至仅仅是为了在这个过程中忘记自己就反复进行该活动,他就已经是一位十足的瘾君子了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我们称为“行为成瘾”,也是我们在国内见到的最普遍的问题心理现象之一。之所以称之为“问题心理现象”,是因为极少有人以此为主诉。行为成瘾者通常抱怨会自己太拖延、太焦虑,或者在“进行成瘾活动”的过程中不顺利,导致获得的欣快感不足(比如谈恋爱变得无趣,或者下属跟不上自己的工作节奏、锻炼身体无法带来足够的愉悦感),甚至其中有些人已经由于持久的行为成瘾,遇到了更进一步的现实问题,比如身体病痛、财物危机、家庭关系疏远等。但是,他们几乎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成瘾”这件事对他们而言已然成了需要处理的问题。

遗憾的是,他们的出路与他们目前的行动方向刚好相反。无论成瘾的活动多有创造性、多受外界认可,一切成瘾都只能暂时地掩盖痛苦。可痛苦还会不断冒出来,只是在一次次的掩盖中,变得越来越令人陌生。最后成瘾者可能会忘记他痛苦的缘由,彻底丧失“解决真正问题”的机会,而将整个生命奉献给“痛苦——掩盖痛苦——更大的痛苦——更卖力地掩盖痛苦”这一恶性循环,并沦为成瘾行为的奴隶。

 

2.成瘾,源于内心的痛苦

国际著名心理创伤研究者巴塞尔·范德考克(Bessel van der Kolk) 教授曾论述到:“那些对自己感觉好的人不会去做威胁自己身体的事情…….有创伤的人会感觉烦躁、不安、胸闷。你讨厌自己感觉到的东西,就会用药物来稳定自己的身体状态。”这种不顾一切地企图通过控制自己的身心来逃离难以忍受的苦恼和不安的需求,就是问题所在。

那些成瘾的人们,他们最初体验到的可能是各种痛苦:工作和学习生活的重压带来的巨大焦虑、家人的忽视和暴力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孩童时期面对变故时体验到的强烈无助感、与所爱之人分离的悲痛,还有身处社会底层或边缘的艰辛苦楚… …所有这些痛苦对当事人来说都是难以忍受且持久的,而当事人能做的,无非是想尽办法逃离它们。
从这一角度来理解,成瘾是人们在体验到难以耐受的内心痛苦时,使他们在不计代价地采用当时对他们说最快速、对经济、最方便的方式来止痛的方式,并因为重复相同的止痛方式而逐渐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过程。   
在缺少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引导、缺少改善根本问题的资源的情况下,人们只能“因地制宜”,发挥他们自身的创造性来缓解内心痛苦。如果刷短视频能够让他们感觉好一些,他们就去刷手机;如果打电子游戏能让他们暂时忘却痛苦,他们就去打游戏;如果运动能在短时间大量增加多巴胺的分泌,那就去运动;如果工作能让他们转移注意力,能让他们得到别人的夸奖而自满一会儿,那就去疯狂工作。吃甜食、减肥、抽烟、喝酒、谈恋爱、性行为、购物、整容、追星、刷剧、看小说、赚钱、追求外界认可、对名誉和权力心心念念……这些活动事项的社会评价褒贬不一,但都可以成为成瘾的对象。从内在体验的视角来理解,重点不是做什么,而是出于什么动机来做以及怎么做。
3.成瘾,是孤注一掷的尝试
理解成瘾议题,很多人可能会迫不及待地选择关注:“究竟什么时候成瘾,又成瘾了多久,以及成瘾的对象是什么?”这一视角往往会掩盖成瘾的深层动力,即“它为你提供了什么,你喜欢它的哪一点,是什么使你如此渴求喜爱它?”在与成瘾者的沟通中,我们经常得到的反馈是:“这让我暂时逃离情绪痛苦,帮我应对压力,可以让我感到心情平静。”
这些反馈说明:成瘾既不是一种选择,也不是一种疾病。成瘾是我们为了缓解内心痛苦而做出的孤注一掷的尝试。所有成瘾药物和成瘾行为,不论是刷短视频、赌博、贷款、性关系、互联网、健身运动还是吸食药物,它们都能直接缓解痛苦感受,或至少能转移当事人的注意力。因此,帮助我们深刻理解成瘾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为什么会成瘾”,而是“为什么会感到痛苦”。         
所有成瘾行为的核心,都是源于某个伤口,它在赌博里、在网络成瘾里、在购物狂和工作狂里都可以找的到。那个伤口可能未必那么深、那么痛、那么难忍,而且它可能被完全掩藏起来了,但它确实在那里。 
成瘾者会比大多数人更加痛苦地意识到这种体验,而且缺乏逃离它的手段。我们大多数人会找到其他方式来压制我们对痛苦和空虚感的恐惧,或者让自己转移注意力逃开。当我们没什么可以占用自己的头脑时,糟糕的回忆、恼人的焦虑、我们称之为“无聊”的不适或者烦人的精神恍惚就会出现。成瘾者会不惜一切代价地想要逃离与他们的头脑“独处”的机会。
我们不妨拿近些年在年轻一代群体中十分普遍的进食障碍和电子屏幕过度依赖来举例。
在我们人类发展的进程之中,进食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其表面的营养供给角色。婴儿出生之后,母亲的乳房代替脐带,成了他们获取营养的来源,乳房同时也是母亲和孩子维持身体接触的方式。接近父母的身体也满足了孩子基础的情感依恋需求。当婴儿焦虑或不安时,他们会得到母亲的乳房或塑料奶嘴。换句话说,他们会与一个天然滋养物建立关系,或与一个与之十分相似的物件建立情感层面的联结。这正是为何情感滋养和进食会在大脑中建立密切的关联另一方面,情感的匮乏和饥饿一样,会触发对于口腔刺激的渴望或进食行为。有些孩子在度过了婴儿时期后还仍然保持着吮吸手指的习惯,这往往是他们进行自我安抚的方式。在我们如今的社会中,很多人发现进食成了一种普遍的安慰剂,许多人通过暴饮暴食来暂时麻醉自己。
可问题在于,成瘾从来无法真正替代我们的需求,它只是短暂地取代了这些需求。成瘾满足的是虚假的需求,所以无论成瘾如何频繁地回应这些需求,我们永远也无法感到满足。我们的大脑会一直觉得不够,无法放松,也无法去关往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刚刚吃完一顿大餐,却仍然感觉饥饿,于是又立刻开始四处搜索食物。长期成瘾者会将一些错误的需求置于真实需求之上。这也是为什么成瘾者会那么拼命地想要即刻满足自己的需求,仿佛那就是自己最本质的需求。    
现在的孩子们之所以表现出与进食和电子屏幕有关问题的风险要比以往大很多,这绝不仅仅是因为科技的反噬以及生活习惯的变迁,根本上源于时代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困境:从未有过任何一代人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并如此缺乏来自成人的滋养关怀。因为父母不像以前那样可以在离家很近的工厂、田地等地方工作了,孩子们缺少和父母的真实接触,而吃东西和电子屏幕则成了真实关系的替代品。一些与此相关的娱乐活动,比如网游、手游、游戏团战也就理所当然代替了以前整个家庭、家族、部落和村庄所提供的那种社群氛围和归属感。当一个孩子拥有来自成人的情感滋养时,他可以获得一种强大的自体感,而无须被动地通过食物或电子游戏来安抚自己。
4.成瘾,是人格发展的缺陷
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情感上,如果人们需要不断地通过外界的慰藉来填充自己的内心,那么他们就很容易受到成瘾过程的影响。这种需求体现了一个人自我调节能力的不足:他无法依靠自己来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情绪感受。
我们没有人生来就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最初,婴儿完全依赖于父母或其他主要照料者来调节其生理和心理状态。自我调节是一种通过发展而获得的能力,唯有具备适当的发展条件,我们才能获得自我调节的能力。不过有些个体可能从未能发展出这个能力,即使是在成年后仍需依赖外部支持来缓解自身的不适和安抚焦虑感受。这种外部的支持可能是通过化学药物或是食物,也可能对于关注、认可或关爱的过度需求,如果缺少了这些外部支持,他们就无法改善自己的情绪。
有时人们会参与一些冒险性的活动,使自己的生活充满刺激。一个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的人会依赖“外部事物”来改善情绪,在自己体验到太多杂乱的内部感受时,依赖它们来使自己平静下来。举例来说,现在有大量的年轻人通过玩手机游戏或大量的刷短视频来让自己暂时不受无聊、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的侵扰(大量地进食也是这一道理)。
此外,那些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的个体往往会表现出两项核心的心理功能不良,即冲动控制以及情绪分化功能缺陷。换句话说,那些容易成瘾的人往往也具有两个显著特征,首先就是难以承受那些突如其来的感觉、冲动和欲望;另一特征便是是缺少情绪分化。所谓情绪分化,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在与他人发生情感联结的同时,保持自己情绪功能的主体性的能力”。这是种能够既与他人互动,但同时立足于自己的高级能力。分化不良的人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绪所淹没,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吸收他人身上的焦虑情绪,并在自己内心制造巨大的焦虑体验”。
情绪分化的不足和自我调节的受损,这些反映了个体情感成熟度的不足。心理成熟意味着发展出独立于内在体验的自体感,这是一种低龄孩童不具备的能力。孩子必须学习并理解: 他人的内心世界可能与自己的内心感受完全不同。瘾君子们往往缺少这种“矛盾感”的体验。
从人格的角度来讲,孩子们必须发展出自己的独特性,与他人产生分化,才能逐渐趋于成熟。他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不为他人的想法、团态度或情绪所淹没。他的分化进行得越好,就能越好地与他人交往而不失去自我。一个分化得当的人可以以一种接纳自我情绪的方式回应他人,而不是以委屈自己或强迫他人的形式的来回应。他既不压抑自己的情绪,也不会因情绪而冲动行事。
我们会发现有的人,容易成瘾个体的情绪会因为与伴侣的关系而急转直下或扶摇而上。他们很容易感到受伤和被拒绝,他们的物质使用量或成瘾强度往往取决于关系中发生了什么。当一段关系结束时,他们会不假思索地迅速投入下一段关系之中。他们常常因伴侣不愿意与他们一起而难以得以平复;他们把关系看得比一个健康的自我更重要。不良的分化能力也容易让人们停留在一段有害的、毁灭性的关中,而这种关系自身就具备了成瘾的特征。
这些就是潜藏于成瘾过程之下的特征:不良的自我调节、情绪分化不足、缺失的健康自我、缺陷带来的空虚感,以及受损的冲动控制。这些成因并不神秘,任何园艺师都知道,如棵植物不生长、原因很可能是缺乏相应的条件,孩子也一样。那些容易成瘾的个体,大都人格发展不成熟。
5.成瘾,日趋一致的共识
人生本就拥有这无数种可能,也许我们无法评判一个甘愿以成瘾的方式度过一生的人,尤其是在我们明了这一切最初来自其内心的痛苦,且当时缺少治愈这种痛苦的机会这一点后。但其中确实也存在遗憾:也许摆脱了成瘾,他们可以拥有更自由、宽广的人生,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成瘾这件事,了解它的普遍性、内在的心理动力和意义,并尝试用科学的方式来解决它,而不是妖魔化或否认它,这一定会给很多人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结果。

对于成瘾议题,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趋于达成以下这些共识:

  • 存在一个共通的成瘾过程,一切物质、行为和关系成瘾彼此间只有形式上的不同,在根本成因和发展过程上则高度一致,且无一例外会带来不良后果。
  • 正视成瘾的本质,发掘隐藏在成瘾背后的内心痛苦,并切实地缓解、疗愈这些痛苦,药物、行为和关系成瘾才能真正消失。
  • 大多数成瘾(如赌博、网络游戏、饮食障碍、工作狂等)都根植于个体童年时期的苦难,未得到有效处理的痛苦体验令我们更容易诱发成瘾。
  • 尝试深入地理解并呈现成瘾的内心世界,是为了不再将苦难传给下一代,是为了要打破家庭、社区和社会中传递成瘾的链条。
  • 预防成瘾,则需要从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并给予他们健康成长所需的心理和社会支持开始。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1】Gabor Maté(2010).In the Realm of Hungry Ghosts:Close Encounters with Addition.Random House US.
【2】加博尔·马泰.空洞的心:成瘾的真相与疗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