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主体间心理咨询4大核心技术

原创:厦门朴生心理咨询中心

当代精神分析主体间心理治疗理论是一套不断发展且更新的理论体系。其理论核心是“主体心理学”。传统精神分析理论最早脱胎于临床询证医学,主要研究与个体心理有关的身心交互作用;而主体间理论则重点研究不同个体的“主观体验”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主体间场域”。

正是因为重视人们构建和解释个人与世界的方式,所以精神分析主体间理论十分关注主观体验。主体间理论取向的心理治疗师并不像传统精神分析师那样重视性心理发展阶段、无意识动机、人格结构冲突,以及防御和阻抗。在主体间理论视角下,患者不会无意识地隐瞒或伪装真实自我;相反,咨询师会把来访者的陈述视作一种动态的问题解决方式,用来应对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情感问题。通过这种适应性的问题解决方式以及其产生的背景我们认为主体间理论更加重视人类健康心理的维持,而不是抓住心理问题或当下体验产生的原因不放。当治疗师采用主体间的视角对来访者进行干预的时候,来访者就会更加自如地面对真实自我,接纳并信任自我的感知和体验。

基于以上的工作原则和态度,在具体的临床咨询工作中,主体间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倾向于使用以下4大核心技术来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他们自己的情感体验世界:共情式的倾听与同调、寻找情感充沛词汇、聚焦以及见证。

 

核心技术1:共情式的倾听与同调

很多心理学家都普遍将共情列为是心理治疗之所以能够发挥助人作用的重要因素;精神分析主体间理论认为对于共情内省式咨询来说,共情式倾听是咨询师了解患者主体性的桥梁。咨询师基于共情式倾听的情感协调会让来访者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他们觉得自己能够被接纳与理解,这也是新的组织经验得以形成的基础。

倾听来访者,了解来访者的生活背景,给来访者理解性的反馈是共情式咨询的重要元素。“从来访者的角度出发”是我们咨询师在临床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践行主体间理论意味着在保持咨询师本身主体性的基础上,了解来访者生活的固有模式。“了解”另一个人的主体性,就是共情式理解的内涵。

经由共情式咨询获得的“理解”与来访者的内在体验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理论包括很多与内在心理历程有关的复杂概念,尤其是无意识的心理动力。作为咨询指导原则,心理咨询师需要远离来访者的内在经验。然而,当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反应接近真实情况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情感同调的反应。情感协调是来访者的感受。咨询师的反应(基于对来访者个人事实的理解)是对患者情感和理性的共鸣:这种反应并不是牵强附会的、批判的或者违背事实的。

 

核心技术2:和来访者共同探索情感充沛词汇

情感充能的词汇,是一些非常强有力的词汇,它们往往承载着多重的含义,这些多重的含义可能是咨询师暂时还不了解、 不知道的。比如来访者在咨询中提到了一首她非常喜欢的歌曲,可能那首歌中就有一些别的情感充沛的词汇:在我的家乡,天空永远不会阴霾。咨询师需要非常敏感的关注到词汇“阴霾” ,因为 在歌里说:“在我曾经的家乡,天空不曾阴霾过。”所以这里面 好像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所以歌里面‘天空不曾阴霾’这一句很可能承载了一些情感能量,一些抑郁的情感体验,也是我们更好地理解来访者的关键所在。所以咨询师可能会提问:“我在想,你是不是也曾经感觉自己生活在阴霾之下?”此外,歌曲中还有一个有可能是情感充沛的词汇:“玩耍”。在歌词里面:小马可以欢快的玩耍。好像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所以咨询师会问:“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在你从小到大的生活过程中,关于玩耍、做游戏,你有什么经历?”他的养育者或者兄弟姐妹能不能和他一起玩耍,还是他是 一个人独自玩耍,他有没有朋友可以陪他一起玩,还是他完全没有人陪他玩?他有没有可能感觉到孤单、感觉到被忽略?正是通过这些情感充沛的词汇,我们潜入了到来访者主观的童年经历里。刚才问的这些问题呈现出咨询师的兴趣,我们想要更多地了解来访者成长的主观体验是什么样。

如果来访者能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自己被咨询师理解了,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体客体体验,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一段更良好的咨访关系,通过这段咨访关系让来访者有更好的自我理解。在这段关系里我们尊重、认可来访者的价值,认为他是一个值得被理解、值得被倾听的人,而不是一段会让他们感觉到被评判、被批评的关系。通常这种自体客体体验所提供的都是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所缺失的东西,这种能够留在咨询师情感中的态度,比为咨询师提供虚假的安慰要强很多。

为了更好地理解来访者的内在体验世界。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完全可以邀请来访者举例说明,以此来解释清楚他们的一些行为,这样能更清晰地去澄清他们背后的情感状态。透过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来访者是怎么组织起他的心理体验,这是一扇窗口。一个安娜的女士说:“我的爸爸感觉很不爽 。”“不爽”就是一个情感充能的词汇,而这个词汇也可能还隐藏、掩饰了一些更强烈的恐惧/不安的感受。咨询师可以用这样一个问题去开启向内探索的空间:“能不能请你举个例子来帮我理解你的爸爸是怎么爱生气的?”如果安娜没办法更打开,无法更多的表达情感状态,我们就可以请安娜举一个例子,请你说一说你爸爸生气、不爽时候的样子。因为我们无法假设我们所理解的不爽等同于安娜所认为的不爽,请她举例子能够帮助安娜做更多澄清性的说明,帮咨询师理解她和她父亲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倾听安娜的具体描述我们可能才认识到她的爸爸不仅不爽,他可能很多时间都十分愤怒。类似的,如果安娜说的不是我爸爸脾气很不爽,她可能会直接说道:“我的爸爸总是很愤怒。”我们仍然可以请她举一些例子让我们具体理解她爸爸的愤怒 是什么状态。之后还是一样,可能我们又会发现‘生气’这个词仍然是一个掩饰词,掩饰的是一个非常暴怒、暴虐的父亲,进一步去澄清、呈现情感能帮助安娜对自己的情感有更充分的认识。人们常常会倾向于淡化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如果只是不爽,听起来好像不是特别糟糕,而很愤怒更糟糕一点,如果她说的是暴怒、狂怒就更糟糕了,所以通过请她举例子可以点亮情绪充沛的词汇,以此来澄清、说明这种情绪感受到底是什么。

 

核心技术3:帮助来访者聚焦

在临床心理咨询工作中,对来访者所讲述的故事进行提问会面临很大的诱惑,因为我们很可能会完全以我们自身的角度来想要知道我们所好奇的那些内容。我们作为专业的助人者,需要去抵御沉溺在咨询师自己好奇心上的那些诱惑,因为这可能会引向一些对来访者无关紧要的话题。比如一位来访者在咨询开始时说:“我的宠物昨天死了。”这时的咨询师可能会面临很大的诱惑,想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你的宠物是什么啊?什么具体的品种?”这样的话就改变了焦点,让焦点跟随着咨询师自己的好奇心,落在了咨询师的身上而不再继续跟随来访者,这就无法再继续探索这个来访者心里丧失或解脱的感觉。

还有一个例子。比如有的来访者会说:“我的女朋友玛利亚简直跟她的妈妈是一模一样。”听到这个,我们可能会十分好奇女孩子妈妈的行为或人际关联模式是怎么样的?我们可能就会问:“玛利亚的妈妈和玛利亚本人有什么一样的地方?”然而去询问玛利亚妈妈的问题。这样的操作也会让咨询探索的话题离开了来访者和来访者对女朋友玛利亚的感受,为什么来访者对玛利亚妈妈更感兴趣而不是在咨询中对他自己的感觉更感兴趣?所以咨询师需要问:“你讲的是玛利亚身上的什么特点?她的哪些事情让你觉得她跟自己的妈妈那么相似?”

这样一来,把焦点仍然放在他和玛利亚的身上,会促进关系的建立,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和理解。

 

核心技术4:见证来访者的内心体验

为了更好地理解到来访者,咨询师还需要能够做一个见证者,去见证来访者童年的痛苦、虐待和创伤。偶尔我们可能也会听到一些非常可怕的 恐怖、虐待、糟糕的事情。通常当人们表达这些经历时,可能都会倾向于将他们父母(养育者)的行为合理化,这样才能继续维持自己心里和养育者紧密的连接。作为深度心理学取向的咨询师,能够做一个人在童年经历到的这些情感伤害、虐待、 痛苦、创伤的见证者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体客体体验。

比如一位来访者约翰说在他 6 岁时,和他的哥哥一道被爸爸送到一个地方,约翰的哥哥坐在后座上一直不停地骚扰他,他的爸爸也想制止,但是约翰哥哥就是不停,他们的爸爸变得越来越愤怒。最终爸爸把车停在高速公路上,把哥哥赶下车,爸爸非常生气地开车走了,让哥哥留在高速公路马路边,而约翰心里面也感觉十分恐惧,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爸爸也可能因为别的原因抛弃自己,把自己赶下车。所以约翰十分恐惧,他怕自己也会因为某些原因被踢下车、被抛弃了。虽然后来爸爸又开车回去,结果哥哥已经不见了,很幸运的是约翰的哥哥之后还是被找到了,而且没有受伤,因为人已经安全回来了, 所以整个家庭都试图淡化这件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反思 (回头看) 时约翰意识到自己被这件事的抛弃创伤到了。

在那些有虐待的家庭环境里,儿童往往会以为自己遭受的对待是正常或应得的,在这些家庭里孩子常常无法被很好地情感同调,无法去回应他们被不良对待的感受。因为正是这些人是虐待他们的人,所以不可能既是虐待他们的人同时又是可以同调他们感受的人,所以儿童会十分困惑,困惑于他们所见到、所经历、所要处理的事情。面对这样一些曾经遭受过非常痛苦经历的儿童,做他们的见证者很重要。对于心理咨询师,我们可能需要表达这样一种感受:“你爸爸当时的做法是非常可怕而且吓人的,能够想象出作为一个孩子是多么的害怕。”

 

参考资料与拓展内容:

Peter Buirski/Pamela Haglund.(2001).Making Sense Together:The Intersubjective Approachto Psychotherapy.Jason Aronson Inc.Publishers.

皮特·博斯克/帕梅拉·哈特兰德(美国).主体间性心理治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