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感: 隐藏在心理问题背后的体验
“羞耻感,它是伴随我们自尊的平衡被打破而来的核心体验之一。” ——科胡特《自体的分析》
在日常生活与临床心理咨询工作实践中的大量观察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倾向于抱怨或表达出一些比较“明显”的负面情绪体验,例如:抑郁、焦虑、生气、害怕、迷茫,等等。抑郁、焦虑和恐惧也是大部分来访者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主诉问题。比如有很多人会说:
- “最近情绪很低落,可能有些抑郁了。”
- “我最近觉得很迷茫、困惑,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 “我在单位老感觉心神不宁,非常焦虑……”
- “最近经常莫名地担心、害怕,但是我也不知道是在害怕些什么……”
可能有很少人会理解,在以上这些表层情感的背后,还有一种隐藏的核心情绪体验,同时也是一种深度的情绪——羞耻感。与绝大部分的情绪不同,羞耻感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它会潜伏在我们体内。而且它也是最不容易被我们承认和释放的情感,是一种最隐秘的情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悲伤时我们倾向于哭泣,愤怒时我们倾向于发火,而感到羞耻倾向于时,我们却会尽量减少面部神情,不希望被人觉察到。
不过,羞耻感在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和心理体验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比如在一个聚会上,本来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个笑话,结果却冷场了;小心翼翼的对心上人表白,不料被对方拒绝了;吃过午饭去开会,被同时提醒自己门牙上还粘着菜叶;会上自信满满的觉得老板会给自己升职,结果老板宣布把晋升的机会给了其他同事;本来觉得有千言万语要跟自己的咨询师倾诉,进入咨询室之后却怎么也开不了口……这些事情所引发的“尴尬”、“受伤”、“emo”、“失望”、“自我怀疑”、“不知所措”等这些感受,其实都是内在羞耻感的变体。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临床心理学家Gershen Kaufman博士在他的书作Psychology of Shame中写道:“羞耻感是一种灵魂的疾病。它是自我体会到的、关于自我的一种最令人心碎的体验。”
羞耻,是一种主观无能感。
心理学研究领域基本已达成共识,认为羞耻感,是一种令人烦躁不安的痛苦情感,它能够反映出我们自己对自身的理解和评价。羞耻感往往会发生在我们发现自己不够完美、低人一等、有不足和缺陷,或者是觉得自己卑微、不重要、以及没有价值、无能为力的感觉,而这些都是带有自我贬低性质的评价。
-
退缩回避 -
过度补偿 -
自我攻击 -
攻击他人 01. 退缩回避 退缩这种反应方式,既可以表现在心理层面,也有实际行为。在心理和幻想层面,有的人会十分害怕跟同伴或者是权威、领导之间的接触,有的人会不敢跟心仪的对象说话,一想到这些情景他们会害怕或焦虑的不行。因为他们担心这样的接触会令自己体验到羞耻感。在实际行为层面的操作,为了避免体验到羞耻感,有些孩子可能会千方百计地拒绝上学、不去参加考试;有的职场人士会表现出一些社交退缩和回避行为,表现的比较“佛系”、或者是干脆“躺平”和“摆烂”;在家庭和亲密关系上,夫妻伴侣二人经常会想竭力摆脱对方带给自己的羞耻感而上演“女追男逃”的施受虐游戏。 02. 过度补偿 针对羞耻感的过度补偿行为,则是把对体验到羞耻感的担心转成好好表现的动力。有的人会通过做到更优秀的自己来避免面对羞耻感,或者是用来补偿羞耻感所带来的痛苦感受。为了避免羞耻和无能的感觉,他们往往刻意训练自己、追求高效和完美。不过,相比于真正理解和关注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标准,他们更关注别人和外界环境对自己的看法,经常会为了一些似乎永远都“无法达到”的指标来努力。比如我们现实生活中会有一些朋友是“健身狂魔”、“考证达人”和“工作狂、加班狂””,他们往往都是在借助一些过度补偿行为来摆脱自己内心的羞耻感。 03. 自我攻击 当一个人的自体无能感过于深重时,有些个体有时会选择攻击自己。对有的人来说,每当羞耻感出现时,他们就会抑制自己情感的自由表达。他们会因为被羞辱而感到抑郁,体验着长期羞耻感过度激发而带来的忧伤。他们更倾向于陷入长期的缺憾、渴求、徒劳感和绝望感之中,习惯性的压抑自己生而为人的正常需求。他们会感到自己根本不配获得高质量的关系和关爱,总是抬举别人,而过度的贬低自己。一些长期、弥漫性的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感受就是跟这方面的反应有关的。 04. 攻击他人 因为体验到强烈或长期的羞耻感,有的人会自感无能、羞辱和卑微,他们会将羞耻视为巨大威胁,从而引发愤怒感。这些人会用愤怒感来替代羞耻感,就是我们日常中所说的“恼羞成怒”。他们会对羞耻矢口否认,或将羞耻感投射给别人,从而保持让自己不难么难堪和痛苦。他们把内在心理能量都用来对付想要羞辱他们的人。
摆脱羞耻感的第一步是勇敢直面
觉察羞耻感的心理技巧我们可以多留心关注以下这些方面,从中体会是否会有羞耻心在其中作祟:从自己剧烈的情绪波动当中;从一些让自己反复受到伤害但又无法自拔的亲密关系当中;从自己重复多次所犯的错误行为当中;从自己经常性地陷入某种成瘾行为之中来觉察到自己的羞耻感。比如:
- 当孩子成绩差还不听话的时候,我是不是感觉很没有面子,很丢人;
- 当我不敢向别人求助时,是不是我认为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 当我不敢跟对方表达自己真实的需要和想法的时候,是不是我觉得自己不值得;
- 当我每次挣到钱时,就想方设法挥霍掉,是不是我内心深处就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很多钱;
- 当我发脾气的时候,是不是我认为是别人的话羞辱了我;……
这些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我现在感觉到羞耻了。当你觉察到它的时候,这些问题多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减轻一半了。
当然,除了在生活中让自己觉察羞耻感之外,跟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聊一聊这些方面,也是一种让自己可以摆脱羞耻感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隐匿羞耻感是人的本性,对外袒露那些令自己十分难堪、痛苦的经历亦是非常艰辛的抉择。在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被人耐心的倾听和共情的理解可以帮助那些羞耻的体验得以呈现;一直以来,我们为了维持自体感的巩固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会得到见证。让羞耻感及伴随的创伤在心理咨询的专业关系中得到探索和修复,这也是一条通往疗愈的必经之路。
Burgo, J. (2018). Shame: Free Yourself, Find Joy, and Build True Self-Esteem. St. Martin’s Essentials .
Morrison, Andrew P . The Analyst’s Shame[J].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2008, 44(1):65-82.
Heinz Kohut. 自体的分析[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Peter Buirski, Amanda Kottler. 当代自体心理学——多样性的新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