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感: 隐藏在心理问题背后的体验

原创:厦门朴生心理咨询中心 

      “羞耻感,它是伴随我们自尊的平衡被打破而来的核心体验之一。” ——科胡特《自体的分析》

 

在日常生活与临床心理咨询工作实践中的大量观察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倾向于抱怨或表达出一些比较“明显”的负面情绪体验,例如:抑郁、焦虑、生气、害怕、迷茫,等等。抑郁、焦虑和恐惧也是大部分来访者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主诉问题。比如有很多人会说:

  • “最近情绪很低落,可能有些抑郁了。”
  • “我最近觉得很迷茫、困惑,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 “我在单位老感觉心神不宁,非常焦虑……”
  • “最近经常莫名地担心、害怕,但是我也不知道是在害怕些什么……”

可能有很少人会理解,在以上这些表层情感的背后,还有一种隐藏的核心情绪体验,同时也是一种深度的情绪——羞耻感。与绝大部分的情绪不同,羞耻感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它会潜伏在我们体内。而且它也是最不容易被我们承认和释放的情感,是一种最隐秘的情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悲伤时我们倾向于哭泣,愤怒时我们倾向于发火,而感到羞耻倾向于时,我们却会尽量减少面部神情,不希望被人觉察到。

不过,羞耻感在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和心理体验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比如在一个聚会上,本来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个笑话,结果却冷场了;小心翼翼的对心上人表白,不料被对方拒绝了;吃过午饭去开会,被同时提醒自己门牙上还粘着菜叶;会上自信满满的觉得老板会给自己升职,结果老板宣布把晋升的机会给了其他同事;本来觉得有千言万语要跟自己的咨询师倾诉,进入咨询室之后却怎么也开不了口……这些事情所引发的“尴尬”、“受伤”、“emo”、“失望”、“自我怀疑”、“不知所措”等这些感受,其实都是内在羞耻感的变体。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临床心理学家Gershen Kaufman博士在他的书作Psychology of Shame中写道:“羞耻感是一种灵魂的疾病。它是自我体会到的、关于自我的一种最令人心碎的体验。”


羞耻,是一种主观无能感。

心理学研究领域基本已达成共识,认为羞耻感,是一种令人烦躁不安的痛苦情感,它能够反映出我们自己对自身的理解和评价。羞耻感往往会发生在我们发现自己不够完美、低人一等、有不足和缺陷,或者是觉得自己卑微、不重要、以及没有价值、无能为力的感觉,而这些都是带有自我贬低性质的评价。

在当代心理治疗发展的初期,弗洛伊德曾经把羞耻看作是一种有害的情绪感受,它被意识评价为“无法消化的念头”;之后,羞耻又被看作是一种防御工具,即“道德的堤坝”,从而防止个体来察觉到那些“不由自主的和不被允许的性欲和攻击想法”。到了1923年,弗洛伊德及其第一代的追随者们开始关注羞耻感与俄狄浦斯情节之间的关系。不过后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老弗爷自己身上也有尚未修通的“羞耻情节”,他逐渐将其重点放在俄狄浦斯情节以及焦虑、罪疚感上,而淡化了对羞耻感的深入理解和研究。直到20世纪下半叶,新一代的精神分析(治疗)师,如Hartmann、Kohut、Lewis、Morrison等人才重新将理论和临床工作重点放到羞耻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上。
当代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领域(尤其是自体心理学视角),会从理想和未实现理想的失败的自体角度去理解羞耻感。美国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临床教授、精神分析师Morrison认为,“羞耻”与我们的自体状态有关,是潜藏在自恋现象之下的最重要和最核心的情绪。羞耻感表明了个体确信在理想自体(我渴望成为的自己)与真实自体(我真实的自己、我被迫接受的自己)之间存在着差距。
Morrison认为,我们的自恋结构是由“夸大”和“弱小”这两个维度组成的一条连续谱,每个人都在夸大与弱小这条连续谱上来回的摆荡。我们某些人可能更靠近夸大这一端,有的人可能更接近弱小这一端。而羞耻感则是其中任何一个维度遭遇挫折都会导致的情感体验。具体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张力,既渴望实现夸大(渴望权力、独立和自主),也同时渴望着融合(渴望依赖、附属与依恋)。在夸大一端,如果我们无法实现自大的愿望,或者是自大和心中的抱负被别人知道后,随之会有被暴光的感觉;在弱小的这一端,我们会感到自己渺小、不重要、不被看见,或是感觉到不值得与理想他人融合。自恋领域任何一端未能实现都常常会导致我们的羞耻感。
在华人世界中,羞耻感也是一种深深嵌入文化无意识中的情感体验。特别是我们的身份认同感带有明显的集体身份认同色彩,即个人的价值、意义、地位与贡献几乎完全依赖于周遭环境与其所归属的集体。缺乏自主、个人、独立、客观的自我评价体系,很容易会让我们的自体感与自我认同遭遇挫折,引发羞耻感的体验。
另外,我们在成长和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缺乏回应”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是容易滋生羞耻感的温床。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带着希望获得别人认可和关注的内在渴望,如果周围的重要他人(父母、祖父母、老师、伙伴等)可以提供给我们需要的、适度的认可和关注,那么我们的期待就通过这些经验获得回应和确认,我们的内在就会得到滋养,人格也会愈发的健全和巩固。而关系中缺乏回应是一种很深的缺失和痛苦的体验,羞耻感正是扎根于这种情感的失联,这会给我们的心理发育和人格完善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深远。比如一些自身带有明显自恋或边缘特质问题的父母,他们缺少基本的情感养育的功能,而且还喜欢信奉十分荒谬的逻辑。他们认为养育就是要贬低、羞辱孩子,使孩子感到强烈的羞耻感,同时还奢望孩子能够“知耻后勇”、“奋发图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方面会经常体验到自己的无能、没有价值、不重要以及不值得被尊重、不配拥有自己任何需求的自我意象,同时又会在很多场合和关系中总是想要赢取他人的关注和认可,似乎是在营造一些遥不可及、无法实现的目标。这种强烈的内在挣扎和冲突是人格疾患成长土壤,也是滋生许多心理健康问题的温床。


心理问题背往往隐藏着羞耻感 

进入咨询室寻求帮助的来访者们,很大一部分是困惑于自己的一些问题行为和痛苦情感体验,还有的是深陷让自己多次受到伤害的关系模式之中,或者是痛苦挣扎于令自己心身俱疲、由无法自拔的一些行为模式。其实,这些体验、行为或关系模式的背后,往往有着隐匿的羞耻感在作祟。心理学家Lansky认为,对羞耻的防御导致了羞耻感具有的隐匿性特点,会引发包括愤怒、蔑视、嫉妒、退缩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抑郁。在生活中,由于羞耻感会带来毁灭性的痛苦体验,我们正常的反应则是努力用各种自己惯用的方式来摆脱这种痛苦的体验。当然,有些反应方式相对比较成熟、更具适应性,而有些对于羞耻的应对方式则相对原始、不成熟也不那么有效。这些不成熟、适应不良的反应方式往往会给我们心理体验、人际关系、学习和工作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困扰我们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一般来讲,我们大多数人对于羞耻感会有四种典型的反应方式:

  • 退缩回避
  • 过度补偿
  • 自我攻击
  • 攻击他人

    01退缩回避  
    退缩这种反应方式,既可以表现在心理层面,也有实际行为。在心理和幻想层面,有的人会十分害怕跟同伴或者是权威、领导之间的接触,有的人会不敢跟心仪的对象说话,一想到这些情景他们会害怕或焦虑的不行。因为他们担心这样的接触会令自己体验到羞耻感。在实际行为层面的操作,为了避免体验到羞耻感,有些孩子可能会千方百计地拒绝上学、不去参加考试;有的职场人士会表现出一些社交退缩和回避行为,表现的比较“佛系”、或者是干脆“躺平”和“摆烂”;在家庭和亲密关系上,夫妻伴侣二人经常会想竭力摆脱对方带给自己的羞耻感而上演“女追男逃”的施受虐游戏。
    02过度补偿  
    针对羞耻感的过度补偿行为,则是把对体验到羞耻感的担心转成好好表现的动力。有的人会通过做到更优秀的自己来避免面对羞耻感,或者是用来补偿羞耻感所带来的痛苦感受。为了避免羞耻和无能的感觉,他们往往刻意训练自己、追求高效和完美。不过,相比于真正理解和关注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标准,他们更关注别人和外界环境对自己的看法,经常会为了一些似乎永远都“无法达到”的指标来努力。比如我们现实生活中会有一些朋友是“健身狂魔”、“考证达人”和“工作狂、加班狂””,他们往往都是在借助一些过度补偿行为来摆脱自己内心的羞耻感。
    03自我攻击  
    当一个人的自体无能感过于深重时,有些个体有时会选择攻击自己。对有的人来说,每当羞耻感出现时,他们就会抑制自己情感的自由表达。他们会因为被羞辱而感到抑郁,体验着长期羞耻感过度激发而带来的忧伤。他们更倾向于陷入长期的缺憾、渴求、徒劳感和绝望感之中,习惯性的压抑自己生而为人的正常需求。他们会感到自己根本不配获得高质量的关系和关爱,总是抬举别人,而过度的贬低自己。一些长期、弥漫性的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感受就是跟这方面的反应有关的。
    04攻击他人  
    因为体验到强烈或长期的羞耻感,有的人会自感无能、羞辱和卑微,他们会将羞耻视为巨大威胁,从而引发愤怒感。这些人会用愤怒感来替代羞耻感,就是我们日常中所说的“恼羞成怒”。他们会对羞耻矢口否认,或将羞耻感投射给别人,从而保持让自己不难么难堪和痛苦。他们把内在心理能量都用来对付想要羞辱他们的人。

摆脱羞耻感的第一步是勇敢直面

其实羞耻感本身并没有害,对羞耻感做出的不适当反应才是有毒的。相反,我们可以利用羞耻感的体验来给促进我们更好的自我了解和觉察。羞耻感的体验是在向我们揭露出关于自己的一些重要信息,比如我们的生命早年是否得到过所需要的认可与关注;我们是否正在经历一段不对等(剥削的)的亲密关系或友谊;我们是不是感到孤独,没有找到跟自己有共鸣的群体;我们是否活出了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我们是否给自己设定了一些根本不切实际的目标等等。直面羞耻感会给我们提供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如果我们倾听的足够仔细,我们便会从中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觉察羞耻感的心理技巧我们可以多留心关注以下这些方面,从中体会是否会有羞耻心在其中作祟:从自己剧烈的情绪波动当中;从一些让自己反复受到伤害但又无法自拔的亲密关系当中;从自己重复多次所犯的错误行为当中;从自己经常性地陷入某种成瘾行为之中来觉察到自己的羞耻感。比如:

  • 当孩子成绩差还不听话的时候,我是不是感觉很没有面子,很丢人;
  • 当我不敢向别人求助时,是不是我认为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 当我不敢跟对方表达自己真实的需要和想法的时候,是不是我觉得自己不值得;
  • 当我每次挣到钱时,就想方设法挥霍掉,是不是我内心深处就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很多钱;
  • 当我发脾气的时候,是不是我认为是别人的话羞辱了我;……

这些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我现在感觉到羞耻了。当你觉察到它的时候,这些问题多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减轻一半了。

当然,除了在生活中让自己觉察羞耻感之外,跟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聊一聊这些方面,也是一种让自己可以摆脱羞耻感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隐匿羞耻感是人的本性,对外袒露那些令自己十分难堪、痛苦的经历亦是非常艰辛的抉择。在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被人耐心的倾听和共情的理解可以帮助那些羞耻的体验得以呈现;一直以来,我们为了维持自体感的巩固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会得到见证。让羞耻感及伴随的创伤在心理咨询的专业关系中得到探索和修复,这也是一条通往疗愈的必经之路。

参考资料与拓展内容
Morrison, A. P .(1989). Shame: The Underside of Narcissism.Kaufman, Gershen.(2004).Psychology of Shame, The: Theory and Treatment of Shame-Based Syndromes.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Burgo, J. (2018). Shame: Free Yourself, Find Joy, and Build True Self-Esteem.  St. Martin’s Essentials .

Morrison,  Andrew P . The Analyst’s Shame[J].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2008, 44(1):65-82.

Heinz Kohut. 自体的分析[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Peter Buirski, Amanda Kottler. 当代自体心理学——多样性的新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