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过程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

是不是一开始我就要完全向咨询师敞开自己的内心?
最初,你一定会有一些想说的,还有一些不知道要不要说的,更有一些“暂时不想说的”或“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的部分”。心理咨询师会陪着你慢慢来,驻足当下,缓缓表达,彼此回应。
随着咨访关系越来越安全和稳定,你会自然地敞开自己。只要是你有意愿表达的,欢迎在咨询过程中充分表达。既可以是你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是对咨询师、咨询环境、咨询设置的真实感受,也可以讨论咨访之间的关系等等。
在心理咨询初期常常会有来访者对这一点表示不理解,特别是刚开始的几次,因为一些来访者容易抱着“来找咨询师是为了寻求一些可以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的态度。心理咨询不同于法律和财务咨询,心理咨询的基本态度是理解与接纳,基本原则是助人自助。
并且,最初几次的心理咨询,咨询师在进行反馈和干预时会更加谨慎。因为TA对你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所以咨询工作的重点通常在于收集来访者的背景信息,有时也会做一些必要的心理健教育,介绍心理咨询相关的科普知识。假如你对这一点十分不满,建议你可以直接跟你的咨询师对此进行讨论。
咨询中可能还会唤起一些创伤和痛苦的感受。这些真实感受的产生,有时是自己曾经一些相类似的痛苦经历被唤起了,有时也会出现对咨询师的负面情绪反应(愤怒、失望、嫉妒、怨恨等),还有时会因为心理咨询设置本身带来强烈的挫折感和束缚感:每周一次高浓度的被理解、被接纳的体验,结束后就是漫长的等待时间。所以有人会将心理咨询比喻为是“勇敢者的游戏”。因为这些挫折、失望、无助感真的是非常痛苦,是我们过去多年来用来保护自己的应对方式不再有效了,在提醒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更适应的应对方式。
同时,当我们感觉到痛苦、想要放弃的时候,也往往是黎明前黑暗的重要时刻。我们鼓励你将这些感受告诉你的咨询师,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一起来理解、消化和接受这些感受。随着这些感受的修通,会带来“质”的变化。
如果你感受到这些糟糕的感觉是咨询师带来的,那你更可以试着向你的咨询师直接表达。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一个人的感觉,会受到我们过去体验的影响,基于许多习惯的感受来感应对方的行为,有时我们还会“投射”出去一些东西,使得对方在无意识层面认同到而做出相应的行动反应。这些人际间的无意识所传递的信息,在两个人的关系中产生交互的影响。心理咨询师的不同在于,TA会不断地觉察反思,一旦发现咨询中的这些互动和感受,会基于自己的专业训练和经验来深度理解你的这些感受,并在恰当的时候反馈给你。
当然这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需要十分大的勇气和力量。也许很多人还会发现很难把这些感受说清楚,这也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努力,最后才可以自如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你可以把你跟咨询师的咨访关系看作是一个实验场,是为了帮助你更加信任自己,能更自如地表达自己,更真实的呈现自己,从而获得自在,也能帮助自己在其他关系(职场、朋友、伴侣、亲子间)中做到这一点。
但需要重视的一点是,冲突不能发展出严重的破坏性,例如伤害自己或咨询师的身体。当破坏性的攻击延伸到咨询之外的空间里,受保护的咨访关系就被破坏了。作为来访者,也希望你不要在咨询之外严重伤害自己,当你这样做时,也意味着咨询关系被破坏了,因为你身上的冲突性,已经不能在咨询中表达并得到抱持。所以,试着去冲突,但不要破坏,是心理咨询取得效果的一个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