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家庭是解码孩子心理问题的一把钥匙
原创:厦门朴生心理咨询中心
最新一季的谈话类综艺节目《圆桌派》讨论了关于“亲职养育”的社会现象:在就业机会和经济环境不理想的大背景下,现在有些年轻人选择住回父母家中:他们会付出一定的劳动,比如做家务、理财、安排出行计划和陪伴父母,而父母则从工资或存款中拨出一部分作为子女的金钱报酬。在这种现象中,有不少子女真心愿意为家庭付出劳动,并通过陪伴为父母提供情感价值。而父母不仅因此获得了额外的家庭帮手,还避免了因子女离家工作而产生的孤独与牵挂。如此形成了一种家庭经济“内循环”的模式,亲情与金钱相互促进,达成了一定程度的自洽与完满。
对于成年人来说,从十几二十年前年轻人纷纷离家读书、外出就业,他们宁作北漂南浮也不愿回到故乡,到如今有很多人选择回归自己原生家庭,主动与父母相互妥协、彼此扶持,这其中反映的是近几十年来我们亲子养育和家庭关系中的结构发展与关系动力变化。家庭,它是我们每个人身心成长的第一环境。每一个孩子,无论已经长大成人,还是处于婴幼儿时期,特别是对于儿童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来说,理解家庭,便是深入、全面理解他们种种心理困惑与挑战的一把钥匙。充分理解家庭,我们有很多可以切入的理解视角,比如家庭生命周期与发展视角、心理动力学框架下的家庭代际理论视角、亲子关系的互动理论视角。其中,家庭结构与关系动力视角是一种有效探索和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工具,也是增强家长(父母)养育效能的途径。
-
抚养一个或多个子女的已婚伴侣 -
已婚但尚无子女的伴侣 -
抚养至少一个孩子的单亲父母 -
抚养至少一个孩子的未婚伴侣 -
有孩子的同性伴侣 -
没有孩子的同性伴侣 -
同居的未婚未育伴侣
如今,当大家族参与抚养孩子时,往往不是辅助性地为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而是直接取代父母成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抚养人。例如,在那些没有与父母同住的孩子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跟自己的(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过去,大家族可以提供各类长辈榜样和各种内部机会,让家族晚辈成员可以预先了解与儿童和青少年相关的问题,而且其他家族成员都是可用的资源。现如今,在遇到生活困难时,小家庭中的孩子及其父母获得大家族帮助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以往,小家庭可以通过获得外部的支持来缓解困境,现如今却捉襟见肘。最常见的情况是,休闲娱乐、精神品质的培养和孩子的教育都转移到了家庭之外的环境中。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往往会通过电视来了解成年人的世界,而如今很多电视节目充斥着随意和无保护的性行为、酗酒和无端的暴力行为,以及自私自利之举,还把它们描述成习以为常的行为。电视还会通过商业广告传递关于奉献、自律和耐心的负面信息。许多儿童和青少年无法与他人建立关系,他们缺乏情感联结,无法为“普世价值”恪守承诺,甚至不觉得自己是社会集体中的一分子。
家庭成员日复一日地生活在一起,从而发展出一种能够维持系统平衡的行为模式。每个家庭成员都在为这种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的状态贡献自己的力量。具体到每个家庭中持续的行为、习惯、期望和沟通模式则反映出该家庭系统中的动态平衡情况。
要想形象地把家庭看作一个动态平衡系统,我们可以设想有这样一个家庭:家中的丈夫/父亲是酒鬼。他本应承担起与家庭问题有关的所有职责,从而维护这个系统。事实上,他不但没有受到相应的指责,反而将之投射到配偶身上。配偶则内化了这种指责,不但没有直面丈夫酗酒的恶习,反而想要改善自己和孩子的行为,让丈夫的酗酒得以继续。
这样一来,有的孩子可能就会通过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矛盾、逃课休学、自伤自残等心理健康问题将父母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问题上,从而阻止父母之间的争吵;有的孩子可能会尝试扮演家中的小丑来缓解紧张氛围。这些家庭成员并未意识到自己在努力维持家庭平衡——无论这种平衡多么岌岌可危,相反,这是他们无意识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时而十分明显,时而极其微妙。一旦维持动态平衡的行为模式变得僵化而固着,我们就会认为这个家庭系统是“封闭的”。
一个封闭的系统是功能紊乱的,因为它将自己孤立于环境,所以很少接受外部刺激,自然也缺乏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封闭的系统由于具有防渗透的边界且排斥改变,因此易于变得更加功能紊乱和失调。相比之下,开放的系统则会与环境产生交互作用,因而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适应性基于家庭系统维持着足够的稳定性,这可以使家庭成员不但能根据环境变化灵活地做出调整,还能发展出稳固且整合的身份认同感。
社会上有相当大比重的问题儿童和青少年是成长于封闭的家庭系统的,因为封闭的家庭系统会滋生更多的问题行为。封闭的家庭系统一般会表现出两种主要的问题类型:一种是疏离型(detachment),另一种是纠缠型(enmeshment)。
疏离型家庭往往十分缺少反应,因为每个家庭成员在系统中都是孤立存在的。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泾渭分明,以至于只有当一个家庭成员面对极大的压力时,才有可能激活其他家庭成员提供支持。
在这种家庭中,家庭成员难以获得社交和情感需求的满足,也难以学到满足他人需求的适当方法。即便家庭成员在家庭内部无法获得滋养或支持,他们仍然会待在一起,毕竟对他们而言,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不幸的是,那些疏离型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家庭之外发展出的关系大多是适应不良或功能紊乱的,因为他们在家庭内未曾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不知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其实可以有更好的形式。显然,这样的儿童和青少年将面临各种问题行为的风险。
在纠缠型家庭中,孩子会体验到扭曲的参与感、依恋感和归属感。他们无法发展出安全的个体独立感、分离感和自主感。
在这样的家庭中,当一个家庭成员遇到压力时,家庭很可能会通过拯救他的方式来应对,而不是传授他有益的问题解决方法。家庭成员之间的边界很薄弱,容易被突破,分化也不足;孩子很可能会效仿父母的行为,而父母对孩子的管理和控制可能也成效微弱。儿童和青少年扭曲的归属感和依恋干扰了其成功完成发展任务的能力。
举例来说,有的孩子可能会一直跟同学保持疏离的状态,并反复装病不上学,以避免“岌岌可危的”亲子关系。
家庭是我们每个人身心成长的第一环境,更是塑造人格基底的主要背景。每一个孩子,无论已经长大成人,还是处于婴幼儿时期,特别是对于儿童青少年阶段的孩子来说,理解家庭、了解家庭(家族)结构的变迁及家庭内部的关系动力系统便是深入、全面理解他们种种心理困惑与挑战的一把钥匙。
2.依恋与家庭治疗. [美]帕特里夏·克里腾登(Patricia Crittenden)等著作;李林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