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人是什么样的?
作者: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 )
编译:厦门朴生心理咨询中心 盛文哲
朴生按
什么是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结构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以及经历怎样的发展历程?
这篇文章将会以一位儿童精神分析大师的视角来解读什么是健康的心理结构,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维度来理解人类的心理发展路径。
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之母,精神分析领域中继弗洛伊德之后最犀利、最大胆和最具开创精神的精神分析学家,她被其继承者评价为是“对潜意识如此之着迷……以至于将其深入到一个连弗洛伊德都不敢碰触的深度”。此篇文章作于1960年,付梓于克莱因的弥留之际。文中多次出现克莱因精神分析思想的精髓,比如“儿童内在心灵世界中的爱恨交织”、“早期母婴关系品质的重要性”、“父母对孩子心理世界的理解和关注”、“整合的心理结构”、“恨的情感的修通”以及“感恩、爱的能力的获得”等等,所以,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克莱因将自己毕生之所思、所学、所从事的精神分析理论与临床实践凝缩在心理健康这一主题之下进行的深刻诠释。这对我们当今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亲子关系教育等方面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文章中的用词较少涉及精神分析专业术语,没有任何精神分析知识的普通大众皆可以读的懂;文章一改克莱因惯有的犀利和深邃风格,字里行间表露出的朴实和温度让人感受到一位精神分析大师的睿智与温暖。
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 )
整合较好(well-integrated)的人格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作为开始,我要列举一些整合人格的基本要素:成熟的情绪、坚韧的品格、处理冲突情绪的能力、内在生活和适应现实之间的平衡,以及人格的不同部分成功地整合成一个整体。
在某种程度上,即使在一个情绪成熟的人身上也存在一些婴儿般的潜意识幻想和欲望。如果这些幻想和欲望,首先是在儿童的游戏中被自由地体验到,并且被成功地修通,那么它们就会成为兴趣和活动的来源,一个人的人格也会因此而变得丰富起来。然而,在一个人身上,如果没有实现的欲望所产生的怨恨始终过于强烈,对它们的修通因此会受到阻碍,那么各种人际关系和享受快乐就会受到干扰,从而难以接受那些对于后来的发展阶段更适宜的替代物,其现实感(即现实检验功能reality testing)也会受到损害。
即便是发展令人满意,各种快乐的源泉也没有受到过多干扰,我们在心灵深处中仍然会发现一些哀悼感,它们是哀悼那些无法挽回的、失去的快乐以及那些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人到中年,常常会体验到一种对自己的童年和青春时光一去不复返的痛惜感。而在精神分析中,我们发现,就连成人也会无意识地渴望婴儿期的那些快乐感。情绪上的成熟指的是,这些失去的感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接受替代物而得以抵消,这样婴儿般的幻想就不会干扰成年期的情绪生活。在人生的任何阶段,能够享受得到的快乐,这个能力,都跟对曾经的嫉羡和怨恨的修通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人生的后期,获得满足的一种方式是间接地享受年轻人的快乐,尤其是我们子孙辈身上的那些快乐;另一个满足的来源便是丰富的记忆,即使还不到老年,丰富的记忆也会让过去依然鲜活如新。
坚韧品格的形成,是以一些非常早期的心理过程为基础的。孩子在这些早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会体验到爱恨交织的感受,这是人类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关系,是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母亲不仅仅是一个外在客体的形象,婴儿也会将她人格的许多层面纳入、内化到自己内心世界之中(这被弗洛伊德称为内射机制interjection)。如果被内化的母亲的好的部分超过让人挫折的(不好的)部分,那么这个内化的母亲会变成坚韧品格的心理基础,这样一来,自我便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其潜能。这是因为,如果婴儿感受到的母亲是引导性和保护性的,不是掌控性的,这份对母亲的认同就会带来孩子内在的平静。这个最初关系的成功会扩展到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上,首先是孩子和父亲的关系,同时也会反映在孩子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上面去。
对好父母的内化和认同,是对人和事业的忠诚、以及为自己的信念付出努力和坚持的基础。忠实于自己所爱的和认为是正确的事物,意味着与焦虑(它永远无法完全消除)密切相关的敌意冲动都转向了那些危及美好事物(被感觉为美好的事物)的客体。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全成功,这样的焦虑也会一直存在,也就是破坏性也可能会危及心中内化的好客体和外在真实的好客体。
许多表面上看起来相当和谐、平衡的人,其实性格并不坚韧。他们往往是通过逃避内在和外在的冲突,以此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轻松一些。结果是他们只以世俗成功或达成权宜为目标,却难以发展出深厚的内心信念。
然而,坚韧的性格如果不能因为顾虑到他人而有所缓和,这也不是人格和谐的特征。能够理解他人、具有慈悲心、可以同情和宽容,这些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变得丰富起来,让我们对自己感觉更安全、不那么孤单。
内心的平衡感有赖于我们对各种矛盾冲动和情感有所洞察,以及我们如何来协调、处理这些内在冲突的能力。获得平衡感的一个方面是要适应外在世界,这是一种对不干扰我们自身情绪和思想自由的适应。这也同时意味着一种互动:我们的内在心灵世界总是影响我们如何面对外在现实的态度,反过来,它也会受如何适应现实世界所影响。婴儿会内化他最初的体验以及他周围的人,这些内化也会影响他的内在心理世界。如果在这些过程中,客体美好的那部分占了上风,并且变成孩子人格中的一部分,那么孩子对于来自外在世界体验的态度就会受到积极、正面影响。在这样的孩子心中,他所感知到的世界不一定就是完美无暇的,但一定是一个值得认同的世界,因为它的内在情境是比较快乐的。这种成功的互动会带来和谐平衡感以及与外在世界的良好关系。
内心和谐不是逃避冲突,而是一种耐受和处理痛苦情绪的力量。如果痛苦情绪被过度地分裂出来,就会抑制人格,导致各种各样的功能抑制。尤其是对幻想生活的过度压抑会严重地影响到发展,因为它抑制了天赋才能和智力的发展,也阻碍了欣赏别人的成就,以及因此所带来的其他一些乐趣。在工作和休闲中,在与他人的接触中,无法享受快乐会造成人格的贫瘠,引发焦虑和不满。这样的焦虑(具有迫害和抑郁的特点)一旦过度,就会成为滋生心理疾病的温床。
有些人可能会非常平稳地过完自己的一生,特别是他们的人生过的还算是成功。可以如果他们从未能和自己内心深处的冲突达成妥协,这也并不能完全排除他们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这些没有解决的冲突可能会被人们所感觉到,特别是在青春期、中年或老年这些关键时期阶段。而心理健康的人更有可能在人生的任何阶段上都保持着一种心理上的和谐、稳定感,比较少地依赖外在、世俗的成功。
从我的描述种可以明显看出,心理健康不是一种肤浅,因为肤浅是对内在心理冲突和外在困难的否认。之所以会有过度频繁地否认,是因为自我还不够强大,不足以应对痛苦。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否认似乎是正常人格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否认占据了心理防御系统的绝对优势,这就会导致缺乏深度。因为它阻碍了一个人对自己内在生活的洞察,也因此阻碍了对他人真正的理解。这就会导致无法获得一种能力:给予和接受的能力,即体验到感恩与慷慨的能力。
潜藏在强烈否认中的不安全感,也是我们对自己缺乏信任的一个原因。因为在无意识中,洞察的不足就会导致部分人格仍然处于未知领域之中。为了逃离这种不安全感,我们不得不转向外在世界。然而,一旦在事业和人际关系当中出现挫折和失败,这样的个体是无法应对困难的。
相比之下,如果一个人在伤痛来临之时,可以深深地体验到伤痛,那么他也就能够分担他人的哀伤和不幸。也与此同时,他不会被哀伤或他人的苦恼所淹没,能够重获并保持一种和谐和稳定感,这便是心理健康的一部分。能够同情别人伤痛的最初体验,来自和婴儿关系最密切的那些人,也就是父母和兄弟姐妹。对成人来说,如果父母可以理解到孩子的内心冲突,分担他们偶尔所体验到的哀伤,就能更深刻地洞察到儿童内在心灵世界的复杂性。这意味着父母也能充分地分享儿童的快乐,并从这一紧密的联结中获得幸福感。
如果没有将对外在成功的追求当作是实现人生的核心要素,那就会形成坚韧的性格品质。据我观察,如果仅仅是将追逐外在成功作为主要目标,而我先前提到的其他态度和品质却没有发展出来,那么心理上的平衡就不够稳定。外在的满足感并不能弥补心灵宁静的缺失。只有内在冲突减少,并因此建立起对自己及他人的信任感,才会产生心灵上的宁静。如果缺乏这种心灵的宁静,一旦面临任何外在的逆境,个体就易于强烈地感到被迫害、被剥夺,并据此进行回应。
上述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显示了心理健康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正如我所试图说明的那样,因为心理世界中基本要素(即爱的冲动与恨的冲动)的互动为心理健康奠定了基础,而且是爱的能力要在这种互动中占据主导的地位。
为了阐明心理健康的起源,我会简要地介绍一下婴儿和小孩子的情绪生活。小婴儿与母亲还有食物的良好关系,以及母亲所提供的爱和照顾,这些都是婴儿情绪稳定发展的基础。然而,即使在这一早期阶段,即使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爱和恨之间的冲突(或者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破坏冲动和力比多冲动之间的冲突)也在关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挫折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强化了恨和攻击性。然而,我所谓的挫折,不仅仅是指婴儿想吃东西的时候不是总能得到喂养。回溯过去,我们在分析中发现了婴儿心中一些无意识的欲望,就是希望母亲的持续陪伴以及独占母亲的爱,这些欲望在婴儿的行为中并不总是能觉察得到。婴儿是贪婪的,即使身处最好的环境之中,他仍然渴望得到更多,这是婴儿情绪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破坏冲动,婴儿也会体验到嫉羨的感觉,这种感觉又増强了他的贪婪,同时也妨碍了他享受那些可以得到的满足。这些破坏的感觉引起了对报复和迫害的恐惧,而这就是焦虑在婴儿身上表现出的最初形式。
这种挣扎的结果是,只要婴儿想在心中保存(内在的和外在的)好母亲的那些被爱的部分,他就必须不断地把爱和恨分裂开来,因此也就一直将母亲分裂为一个好的和一个坏的。这使他能够从与所爱的母亲的关系中汲取一定的安全感,因而发展出爱的能力。如果分裂不是太深,在稍后阶段的整合和连接时也没有受到阻碍,这就成为和母亲建立良好关系和正常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
我曾提到,被迫害感是焦虑的最初形式。但是在生命之初,也会零星地体验到一种抑郁性质的感觉,这种感觉随着自我的成长和不断增加的现实感而增强,并且在出生6-12个月后(抑郁心理相位)达到高峰。在这个阶段,由于自己对所爱母亲的攻击冲动,婴儿会更充分地体验到抑郁焦虑和一种罪疚感。小孩子会出现许多各种严重程度的问题,例如睡眠障碍、饮食困难、无法自我满足、持续要求得到关注和母亲的陪伴。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这种冲突的结果。在个稍后的阶段,这一个结果增加了孩子适应教养规则的困难。
伴随着罪疚感的进一步发展,孩子会经验到想要修复的愿望。这种倾向会为婴儿带来释放,因为通过取悦母亲,他觉得抵消了自己在攻击幻想中对母亲施加的伤害。将这种愿望付诸行动的能力(不论它在小孩子身上是多么原始),是帮助他在某种程度上克服抑郁和罪疚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他不能感受到并表达出他想要修复的愿望,这意味着他爱的能力不够强大,分裂过程会再次出现,而且会变本加厉,结果他就可能表现得过好和过度顺从。但是这种分裂可能会损害天赋与才能,因为这两者常常和潜藏于冲突之下的痛苦感觉一起被压抑下去。因此,婴儿若无法经验到痛苦的冲突,就意味着他在其他方面也失去了许多东西,例如兴趣的发展、欣赏他人和体验各种快乐的能力。
尽管有这些内在和外在的困难,小孩子通常还是会找到一种方式来应对他的根本冲突,这使他在其他时候仍能因为获得快乐,体验到欢乐和感恩。如果他足够幸运,拥有足够共情他的父母,他的问题就可能会减少;相反,过度严厉或者是太纵容的教养方式都会增加孩子的问题。儿童应对冲突的能力会持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这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因此心理健康不只是成熟人格所带来的一种结果,它是与个体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密切的关系的。
我曾提到过儿童成长环境的重要性,但这只是内在和外在因素之间复杂的交互影响的一个层面。我所说的内在因素是指,有些儿童一开始就拥有比他人更强大的爱的能力,这和他们更强大的自我有关,而且他们的潜意识幻想世界更丰富,可以让兴趣和天赋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可能会发现,有时候在有利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并没有获得内在的稳定、平衡感,我将这种平衡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有时候在不利条件下成长的孩子反而能够获得内在平衡感。
在人生早期阶段所形成的一些很明显的态度,会在不同程度上延续到成年生活之中。只有当这些态度得到充分地修通,心理健康才成为可能。例如,婴儿身上有一种原始的无所不能感,这使得恨的冲动和爱的冲动在他看来都显得极其强大。在成人身上也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种态度残存的痕迹,只是一般而言,对现实更好地适应,会减少这种心想就能事成的感觉。
早期发展中的另一个要素,就是对痛苦感受的否认。我们再次觉察到,在成人身上中,这种态度并未完全消失。婴儿需要把其自体和客体中的好与坏分裂开来,结果就产生了想要把自体和客体理想化的渴望。理想化的需要和被害焦虑密切相关。理想化具有安抚的作用,这一过程在成人身上仍然有效,这样做的目的是对抗被迫害的焦虑。通过增加他人身上美好的部分,以此来减缓对敌人和敌意攻击的恐惧。
在童年时期和成人时期,这些态度被修通得越多,内心就会越平衡。当判断力没有因为被害焦虑和理想化而模糊时,成熟的思考就会得以产生。我所列举的这些态度,因为不会被完全克服掉,所以它们在自我用以对抗焦虑的多重防御中仍然扮演着某种角色。例如,分裂是保存好客体和好冲动的一种方式,用来对抗危险和可怕的破坏冲动,而破坏冲动创造了报复性的客体。每当焦虑增加时,这个机制就会得以增强。我在分析小孩子时也发现,当他们受到惊吓时,他们如何强烈地增加自己的全能感。投射和内射这两个基本心理过程,是另外两种可以用作防御的机制。如果孩子感觉自己是坏的,他试图通过将自身的坏归诸他人而逃避罪疚感,这意味着它增强了孩子的被迫害焦虑。而内射被用作防御的一种方式,则是将客体纳入自体之中,个体希望以此来保护自体来对抗坏客体。被迫害焦虑带来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理想化,因为被害焦虑感越强烈,理想化的需要就越大。因此,被理想化的母亲意象有助于对抗迫害性的母亲意象。否认中包含成分和所有这些防御都有关,因为它是应对一切恐怖或痛苦情境的方法。
自我发展的越好,所使用的防御就越复杂,适应性也越好,而且越灵活。当一个人的洞识未被防御所抑制,就可能达到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可以觉察到,他需要用更愉快的角度来看待任何不愉快情境,改正一心要粉饰它的倾向。这样一来,他就比较不会暴露在理想化破灭及被害焦虑与抑郁焦虑占主导的痛苦经验中,他也更有能力应对源自外在世界的痛苦经验。
在心理健康中还有一个我没有展开讨论的要素:整合。整合的意思是,自体中各种不同的部分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整合的需要源自一种无意识的感觉,即自体的某些部分仍是未知的,自体由于感觉被剥夺了自己的某些部分而有一种贫瘠感。自己的某些部分是未知的,这种无意识感觉会增加整合的冲动。此外,整合的需要还源于一种无意识的认识,即恨只能通过爱来得以减缓。如果这两者维持分裂、隔离的状态,恨就无法得以缓解。尽管有这种内驱力,整合却仍然意味着痛苦,因为要面对被分裂出去的恨的那部分及其后果,会是极其痛苦的。在无法忍受这种痛苦时,就会重新激活将冲动中的威胁性和干扰性的部分分裂岀来的倾向。在正常人身上,尽管有这些冲突,相当程度的整合还是会发生,即使被外在或内在的原因所干扰,他也会重回整合之路。整合也会使人容忍自身的冲动,进而也容忍他人的缺点。
我的经验告诉我,并不存在完全的整合,但是当个体越接近完全的整合,就越能洞察到自己的焦虑和冲动,他的性格也会越坚韧,心理也就越稳定和平衡。
(本文内容为朴生心理咨询中心原创,版权归厦门朴生心理所有,转载请联系15859242450并注明出处。)
预约咨询请添加助理微信
编辑:朴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