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生心理咨询
  • 首页
  • 朴生团队
  • 心理咨询
    • 了解咨询
    • 你需要吗
    • 如何预约
    • 如何收费
    • 注意事项
  • 阅读科普
    • 行业动态
    • 专业科普
    • 父母之道
    • 自我探索
    • 亲密关系
    • 职场心理
  • 社会责任
    • 企业EAP
    • 近期活动
  • 关于朴生
  • 联系我们
  • 搜索
  • 菜单 菜单

自恋的人真的有那么坏吗?

2021年3月3日/在: 职场人际, 自我探索, 阅读科普 /通过: admin

主动伤害还是无法自控?

我们身边不乏有一些自恋人士,大多数遭受自恋者虐待的人都想知道他们应该把多少责任归咎于自恋者。我们经常会被问到: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人是那些不想去控制自己而是主动选择伤害别人的坏人吗?或者其实他们仅仅是很努力去做好自己,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好人呢?”

很遗憾,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人性是复杂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自恋适应问题/障碍的人归为好人或者坏人;我们也不能总是在我能控制和失控之间划一条清晰的界限。

即使是没有人格障碍的人,也会在不断地努力把自我和个人欲望放在一边,去做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事情。人类的这些本性几千年来没有改变。那么这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来说,情况又如何呢?

当我们谈到各种各样被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人,这其中含义其实很广泛:从那些想成为好人的人到那些不在乎伤害谁的人。大多数自恋的人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就像我们其他人一样。所以,我们会用“自恋者”或“自恋型”作为一种简称,代指那些表现出具有类似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人。“自恋性适应”这个词或许更合适些,因为它强调这种模式最初是一种自发性的自我适应和调整,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使自己从养育着那里获得关爱、关注和支持。那么,为什么自恋适应能力强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比大多数非自恋者更容易伤害到别人呢?

“好的自恋者”

有一部分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他们正在尽着急最大的努力去成为好人;但由于他们的自恋性适应能力是有缺陷的,他们身上有着诸多功能缺陷:比如极端的自我中心、缺乏共情能力、整合的客体关系和自体客体恒常性的缺失,扭曲了他们对人际关系的看法。

整合的客体关系:以现实的、稳定的、整合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认识到每个人都同时有好的和坏的品质,同时存在被喜欢和不被喜欢的特质,而不是分裂的。如果没有发展出整合的客体关系,自恋者就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整合的客体意象。他们倾向于把每个人都放在两个独立的盒子里(非好极坏、分列式的)):要么是特别的、完美的、独特的、被理想化的;;要么就是毫无价值的、可悲的,垃圾的、被贬低的。

自体客体意象恒常性:这是当你对某个人感到生气、沮丧或失望时,保持你与他的积极情感联系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可以保持与不在场的人保持联系的能力。如果没有自体客体的稳定性,自恋者可能会在某一刻说“我爱你”,10分钟后又会转而说“我恨你”,因为他们不喜欢你刚刚说的话或做的事。

共情能力:这是一种可以感受到他人快乐或痛苦的能力。自恋者往往缺乏共情能力,所以他们对别人的反馈就很少,也就没有理由去关心他人。在人际关系中,自恋者造成的大多数伤害都是源于这两个原因:

  • 1.通过报复行为来维护脆弱的自尊

责备和报复:在任何不舒服的情景下,只要自恋者感觉不太好,他们很可能会认为和对方要为他们的不适负责任。他们很快就会从指责对方变成愤怒的报复。

理由:他们觉得自己是有理由的,因为缺乏整合的客体关系或客体的稳定性,他们会把方才还是柔情蜜意的对方看作是迫害的敌人。所以,他们暂时失去了与他人之间任何积极的过去的联系。

脆弱的自尊:他们脆弱的自尊让他们觉得到自己像是正在参与一场战斗,这让他们感到非常痛苦。他们甚至不去想自己有什么错,因为那样会刺穿他们自恋的防线,导致他们觉得自己不完美而深感羞愧。

道歉困难:在他们冷静下来之后,他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有些过激了,并为此感到后悔。不幸的是,他们内在脆弱的自尊心使他们不太可能承认错误并作出道歉。不过,他们可能会做出其他行为以作补偿,比如送给对方礼物。

然而,如果对方想谈论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很可能会变得非常防御,感觉受到了攻击。然后,指责——报复——补偿的循环可能会再度上演。

  • 2.自我中心和缺乏共情能力

自恋者经常会无意识地做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因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共情能力。例如,他们可能在别人面前取笑你,只是觉得这样很有趣而已。又比如,当你会告诉他们你有胃病的时候,自恋者不是来表达关心和同情,反而他们却会告诉你他们自己的胃病比你的严重得多。

  • 我们如何来评价这些自恋者?

我们会因为他们有自恋型人格障碍而让他们堂而皇之地来伤害其他人吗?不会的。因为大部分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都清楚:
•自己是自私的
•别人正被自己所伤害
•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大多数人选择不去寻求帮助获得改善
•即便得知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有害的,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但是,这类自恋者其实并不是有意伤去害别人的。而另一种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群体就不同了。

“糟糕的自恋者”

这些人一心只想着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是想着成为“好人”。“他们真的不在乎谁会因为他们的行为受到伤害。”有些人甚至喜欢制造别人的痛苦,并会想方设法让别人伤心、不舒服,感到自卑。不同的学者对这种类型的自恋者有不同的称呼:“恶性自恋”、“有毒的自恋”或“低功能自恋”。

这些人很容易就会被判定为是坏人,因为他们从来不表示出丝毫的遗憾和内疚,也不做出任何补偿的行为。他们只是通过蓄意伤害别人来让自己体会到优越感。

 

写在最后:

具有自恋适应问题的人在他们想成为好人的程度上是不同的。那些想成为好人的人会更加努力地遵守道德准则。然而,即使是在他们竭尽全力的时候,他们的自恋性的功能问题:以自我为中心、脆弱的自尊、缺乏共情、缺乏整合的客体关系和客体稳定性——也会让他们作出伤害最亲密的人的事情。

 

(本文内容为朴生心理原创,版权归厦门朴生心理所有,转载请联系并注明出处。)

 

预约咨询请添加助理微信

编辑:朴生心理

分享本文
  • Share on WhatsApp
  • 邮件分享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百度贴吧
  • 分享到QQ好友
https://pushengxinli.com/wp-content/uploads/2021/03/2021030305524086.jpg 236 404 admin https://pushengxinli.com/wp-content/uploads/2021/01/2021010908330697.png admin2021-03-03 14:01:342021-03-09 10:18:50自恋的人真的有那么坏吗?

最新文章

  • 关于心理咨询中的一些常见疑问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36
  • 如何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心理咨询师?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25
  • 羞耻感: 隐藏在心理问题背后的体验2023年3月22日 - 下午1:16
  • 咨询过程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2023年3月9日 - 下午1:11
  • 心理疗愈的本质是什么?2023年2月15日 - 下午3:44
  • 心理问题背后的意义2023年2月15日 - 下午3:36
  •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2022年12月6日 - 下午7:42
  • 深度心理学:人类心灵意识的五个发展阶段(下篇)2022年11月21日 - 上午9:17
  • 深度心理学:人类心灵意识的五个发展阶段(上篇)2022年10月8日 - 下午2:16
  • 如何让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更有效?2022年9月19日 - 下午4:15

扫一扫,加关注

联系朴生

  • 微信公众号:朴生心理
  • 电话:15859242450
  • Q Q:2753927559
  • 微信:presence2017
  • Email:hello@pushengxinli.com

成长从来都是关于自己一个人的事
咨询师不会也不能代替你完成
但是  我们可以让成长
不那么孤独无助
因为
此刻  我在

友情链接:厦门心理咨询 | 厦门心理辅导 |

首页 | 关于朴生 | 朴生团队 | 朴生服务 | 联系朴生

厦门朴生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6759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1468号

关于心理咨询的设置 非专业人士也能看懂的“精神状态简快评估法”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