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自体客体心理体验

原创:厦门朴生心理咨询中心

自体客体需求与心理体验

 

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Kohut)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我们每一个人,不论心理健康与否,一生中都需要自体客体关系的支持,以保持心灵的整合感。”科胡特相信我们都依靠ta人的回应来帮助我们满足自体客体需要。ta通常把这称为个体对自体客体环境或背景的依赖。在科胡特看来,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生活在自体客体基质或自体客体回应中。科胡特把个体的心理存活需要自体客体回应,类比于个体的生理存活需要环绕我们周围的氧气。科胡特坚持,对自体客体需要的回应是我们心理能够存活和成长的基本营养物。用ta的话来说:“自体自体客体关系构成持续一生的心理生活的本质”。

科胡特聚焦于人类个体发展过程中中的三种特定的心理需要群集(Cluster of Developmental Needs):首先是个体与建立并维持自尊感有关(被镜映的需要)的心理群集,然后是与安全感、平静和被安抚体验有关(理想化需要)的心理群集,与ta人相像或类似的感觉有关(孪生或另我体验)的心理群集。

科胡特相信,(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预设的感觉,即婴儿认定自己拥有抚养者,并有权要求抚养者回应自己的自体客体需要,这一需要是健康发展的关键。生命早期体验到回应性的自体客体环境是婴儿正常的初始体验。这个体验建构了一个基础:对适当的自体客体回应的自信预期并持续一生。这个预期反过来成为自体健康的关键。找到并共同创造自体客体体验的意愿,取决于有权获得重要ta人的自体客体体验的这个基本感受依旧完整无缺。从这个角度出发,婴儿和抚养者之间不良的自体客体经验是所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所有来访者也或多或少具备一些自体心理结构上的缺陷。

随着临床理论的发展,后科胡特时代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家们已经提出其他的一些自体-客体需要。不同的心理流派和临床心理学强调的自体客体功能和体验的重点有所不同:比如效能自体客体需要、对抗性自体客体需要、自体-界定自体客体需要和认可(确认)个体内在情感体验的自体客体需要等。

1.镜映需要(Mirroring need):个体需要感到被承认、被接受、被认可以及感到自己有价值,尤其是当向重要ta人展示自身某些重要方面的时候。

2.理想化需要(Iidealizing need):需要体验到自身是受钦佩和受尊重ta人的一部分并受到其保护;需要有机会被接受并融入稳定的、平静的、有力量的、智慧的、有保护性的ta人。

3.另我或李生需要(Alter ego or twinship need):需要体验到与ta人的基本相似性。

4.自我效能需要(Efficacy need):需要体验到能对重要ta人施加影响,并且能够唤起被需要的自体客体体验。

5.对抗性需要(adversarial need):需要体验到个体的依恋对象是一个亲切的假想敌,允许甚至鼓励个体主动反对并因此肯定至少部分自主权,同时还能继续给予支持和回应;需要获得面向依恋对象的坚定自信和对抗性对峙的自体客体体验,同时没有丧失这个依恋对象的自体客体回应。

6.自体描述的需要(Self-delineating need):个体需要获得帮助,以此来清楚的描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

7.自体被确认的需要(validation need):个体的主观真实性需要得到确认,其中也许最需要得到确认方面是个体的内心情感体验。

在以上的多种自体客体心理需要中,根据当代精神分析主体间心理学,自体客体机能中“情感同调”的部分就是“关系”之所以促进自我统合感、自我经验积极化的重要方面。从这个方面来说,自体客体功能就不再局限于 Kohut 所提出的镜映需要、理想化需要和孪生需要。到目前为止,所有与他人产生互动的体验,无论是言语的还是非言语的,只要能够促进个体的情感与心理体验的整合,都可以称之为自体客体经验。因为自体客体经验是与“关系”有关的现象。这就像一些足够细心、敏感的抚养者会及时满足婴儿的需要;朋友或者亲人会如此对待自己所爱的人;心理咨询师会整合自己的理论假设及通过共情获得的信息,给来访者一个合理、贴近其体验的诠释,并倾听来访者的情绪、识别其无意识活动、探寻自己同来访者的相似之处,企图从来访者的角度理解ta们的内心世界。


精神分析主体间背景下的自体客体体验

在当代精神分析主体间心理学领域中,会认为凡是那些能够促进情感整合和自我统合感的经验都统称为自体客体经验。因为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与主体间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类个体都会在追求一种健康协调的状态,即便是那些失调的或者适应不良的行为也都是来访者追求健康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总希望投身于一段新的关系中,从这段关系中体验到新的、促进性的自体客体经验,满足自己曾经渴望但是没有实现的那些心理需求。在这一视角下,有几种比较重要、得到特殊强调的自体客体体验,它们是一些能够带来改善和内心转化的体验:情感被同调的体验、情感得到阐述的体验、自体感得以确认的体验以及在关系中共同构建叙事的体验。

  • 情感被同调的体验

一般而言,想要发展一种新的、可重复的自体客体关系就需要我们保持一种情感协调状态对来访者的情感给同调的反馈。换句话说,心理咨询师希望通过心理咨询的帮助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能够被ta人理解与接纳。精神分析主体间心理学强调,如果一个人可以持续地体验到ta人与自己的情感是同调的,那么ta自己也会慢慢发展出对ta人情感同调的能力。即使抚养者剥夺了孩子在童年时期情感同调的体验。如果之后来访者能够遇到情感同调的ta人或者心理咨询师,也会慢慢增强自己情感同调的功能。

然而,接纳对方的情感并不是说治疗师一定要支持并赞成来访者情绪背后的合理性。举个例子,比如来访者有性别歧视和男性主义至上的观点,作为咨询师,我们能做的应该是接纳ta们的内心感受和这种想法,接纳ta们的言语表达;同时咨询师可以在不支持(不评判)其观点的基础上(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不支持来访者性别歧视观),尽力去探索对方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感受和信念的根源。心理咨询师需要避免分心,不要被这个人所讲的内容带跑。咨询师需要问自己“当这个人讲这段故事时的感觉、感情是什么样的?”

咨询师对来访者情感状态的反应对来访者来说是一种新的体验。通过这样的体验,来访者感到自己的感受能够被人接纳,自己也能被别人接纳与理解。随着咨询进程的继续,来访者不断体验到自己能够被咨询师所真正理解。这种感受有助于促进来访者自我认知能力、情感整合能力的提高以及自尊与自我统合感的强化。被同调的心理体验,是精神分析主体间心理学十分强调的一种心理需求和内心体验。

  • 情感得到阐述的体验

这种心理体验指的是可以将情感化为语言,化为一种情绪用语表达出来。在心理咨询室中,我们会有很多来访者的自我经验是自我挫败的,ta们对世界缺乏基本的信任与信心;ta们并不了解自己的真实内在感受,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感受。当ta们被问及自己感受的时候,ta们总是说:“哦,我觉得我要崩溃了”或者“你肯定觉得我是疯了吧”。

形成情绪的词汇帮助人可以找到一个词典来描述ta的情绪,整合自己的情绪感受。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人内心中没有情绪的词汇库来帮助自己描述情感状态。所以咨询师的任务可以是找到一些合适、匹配的词汇,可以去描述这个人讲这段故事时当下的感受。建立起这个人用来描述情绪的词汇库,随后ta们就可以使用这些词汇库和咨询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讨论,同时也可以和ta们生活中其ta重要ta人去谈论ta们的情感体验。

  • 自体感被确认的体验

心理咨访关系一个重要的自体客体功能就是通过对来访者情感状态(这些情感状态之前被来访者否认或解离掉)的接纳、确认、描述和表达,以此弥补之前那些无效的经验。很多来访者都会否认甚至完全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一般来讲,因为这些情感状态可能会破坏来访者内心所需要的“关系”。

比如,如果来访者的母亲不能接纳孩子的愤怒感,还威胁孩子说如果还生气就再也不管她或者不爱她了。这时候孩子就会否认自己的愤怒,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继续与母亲保持“好的”关系,继续获得她的“关爱”。但是,对情感状态的否认或者拒绝最终会导致来访者慢慢失去自我统合感,会离着内心真实的体验越来越远。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真实情感的探索与阐述可以确认来访者的主体性和真实的自体感,同时让ta们意识到自己的主观感受。这种经验就被来访者体验为自体客体功能,也就是说,咨询师对来访者当下情感的关注可以提高其整体感、现实感和存在感。来访者在治疗关系中所体验到的自体客体功不仅能有助于接纳与确认来访者的主体性,升华来访者的体验,将其升华到更好的组织水平,还可以增强来访者的自尊和自信心。

以上两种自体客体的心理体验,能让一个人感觉到深深被理解并且被关怀。随着时间的进展,在和咨询师的咨访关系中,人们也会逐渐感到ta们能做更好的自己,ta们会有更好的能力去识别、整合、调节自己的情绪。最终,ta们能够形成自己的声音,向ta们非常重要的ta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去要求争取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带着这一种新的声音,ta们也同样能拒绝那些会让ta们感觉到受伤的东西。比如一个人可以对自己的伴侣说:“当你这么严厉地对我说话时,会很伤我的心。”它能影响到和我们有关系的人怎么对待我们,会影响到别人对待我们的行为。另外,还有另一种能带来心理疗愈作用的自体客体关系体验。

  • 在关系中共同构建叙事的体验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共同构建了一段故事,这段故事可以去概念化,去理解来访者的问题。概念化指的是让一个人可以去理解导致其出现问题的那些原因、理由、故事是什么样的。

精神动力学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关注的是一个人心理的发展历程,咨询师会想要理解的是这个人是怎么发展出最终导致ta前来见我们,寻求帮助的问题。所以这部分的工作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适用,ta们有的是心理问题而不是一些生理、躯体的毛病。我们也相信一个人有心理问题,并不是因为这个人天生带着心理问题出生,我们更相信ta们之所以生成这些问题是源自ta们生活的经历。通常我们都会认为这些带来问题的生活经历,背后都是来自养育者的不同调/错误的同调,这会变成ta们的组织经验(即ta们人格是这么被组织起来)。后续成年人所面对的问题,是因为自身没办法去调节、整合自己的情感状态,大部分心理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体验,童年时期的生活体验是ta们在整个世界里去理解体验这个世界、体会自己并且形成自己主观感受的阶段。咨询师最感兴趣的是养育者在响应我们成长需要时,ta们为我们提供的情感环境是怎么样?正是通过一些同调的回应,我们开始了解我们自己,来相信我们自己是有价值、相信我们自己能得到ta人的回应,我们一生都需要被别人情感同调的体验。但更重要的是当我们还很小,我们需要依赖自己的养育者时,这个共同构建,共同构建出为什么我们有了这些问题:对问题的一种历史性、故事性的理解,帮助我们为当下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建立起了一个背景。这样一个故事涉及到充分去理解我们的心理需要是什么,以及去理解我们的这些需要是怎样被养育者、被我们身边的环境所回应,特别要去理解那些可能数量相当多的不同调/错误同调的那些生活经历。这一些不同调/错误同调的体验,可能来自早期的生活,也可能来自后续长大后的生活体验,这些包括贫穷、同伴的压力、创伤的体验……丧失、离婚、失去与别人的同调。哪怕在非常小的时候,养育者给了非常好的同调感受,但是如果随后发生了贫穷、歧视、同伴压力、创伤、丧失、离异 ……这些随后的体验仍然可以让人丧失组织、失去结构,哪怕早期的情感体验非常同调,我们还是很有可能受到之后生活里负面事件的影响。我们也希望在成年人的生活里,能够找到一个能够情感上同调的人,比如一位心理咨询师来帮助自己整合、梳理这些真实的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与拓展内容

  • Lessem, P. .(2005). Self psychology : an introduction. Jason Aronson.
  • Peter Buirski, Amanda Kottler. 当代自体心理学——多样性的新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9.
  • Peter Buirski/Pamela Haglund.(2001).Making Sense Together:The Intersubjective Approachto Psychotherapy.Jason Aronson Inc.Publishers.